在昆德拉的笔下,写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法国家长,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他的孩子在学校里失踪了。
当这个孩子的父母心急火燎的赶到学校,发现孩子们正在教室上课,而他们内向安静的宝贝女儿正端坐在后排认真听讲!
妻子惊讶的想大声喊出来,丈夫却不让她出声。为了不打扰孩子们上课,两个人悄悄的离开了学校。
那位老师有没有再给他打过电话?没有。放学后,女儿和往常一样,安全的回到了家里。
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
读完这样一个故事,一方面我很佩服女孩家长的冷静理智和涵养,没有因为老师的谎报军情而得理不饶,当场吵闹校园;另一方面我又因女孩的莫名被失踪而倍感困惑:孩子明明一直在,在老师眼里却失踪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两个好友去劝说因小两口打架而回娘家的小东媳妇回家。我两个朋友嘴皮子很溜的,平常也经常当和事老,现场他两个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唱一和地演起了双簧戏。而我呢,由于言笨语拙,当时也没有插上几句话。而由于朋友的努力,最后终于大功告成,劝得小东媳妇回心转意搬回了家。
可是事后再聊起这个事来的时候,小东媳妇肯定的说我那时不曾去过的,我一个大活人竟然说失踪就让让人给失踪了,咄咄怪事吧,让我很是郁闷了一阵子。
而沉下心来细细想想,这事兴许不怪人家那位老师,也不怪小东媳妇,要怪可能就怪我和那位小女孩的表现有问题。平常没有大胆主动表现自己,喜欢安静,喜欢默默无闻的,或者怕这怕那有点儿自卑。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参与事务,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模糊,没有存在感,当事人都选择性的失忆了,我们其实是被失踪了!
被失踪不是孤例,在中国古代皇宫里,有在帝王心目中失踪的妃子;在我们的企业里,有在主管心目中失踪的员工;在我们的家庭里,有在父母心目中失踪的子女;在我们的学校里,也有在老师心目中失踪的孩子。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被失踪呢,因为啊,你在别人的生活中好像就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参与感差,你可能成了大年三十打的兔子,怎么讲呢?——有你也过年,没你也过年!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正所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历史上的英雄和伟人,无不是把握时代脉搏,敢闯敢干敢表现,独领风骚,在历史的天空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这样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其虽死犹生,名垂千古!
人,只有积极参与积极表现,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对事情产生了影响,才能被别人记住,才能被历史记住,才能不会轻易被失踪。
现如今,面对千载难逢的盛世中国,我们要勇于善于表现自己,不要去做被失踪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