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惊三伏去,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渐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野草微衰。
大好清光里,安心养秋肥。
立秋过后,还要再熬10天,才算正式度过三伏天。
大多数情况下,立秋就像一张“空头支票”。
节气上看似到了秋天,高温却依然在继续。
苏辙写道:“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
秋后一伏热死人,因此有了所谓“秋老虎”之说。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夏末秋初,正是调养身心的大好时机。
此时应注意滋阴防燥,五脏养生则以润肺为主。
一是要早卧早起,在凉爽宜人的天气里,尽可能地补充睡眠;
二是要适当进补,在寒冬到来之前,把在暑热中损失的体力补充回来;
三是要合理应对早晚温差,预防换季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四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开展户外运动,增强体能。
养生气功《八段锦》造起来!
古人概括,立秋物候有三:
一候凉风至,秋风送爽,吹散夏天的闷热,即使白天高温不退,一早一晚也感到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由于昼夜温差大,地表水蒸气经过低温凝结,形成了白茫茫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感阴而生的蝉,在树上不停鸣叫着,好像是要告诉人们,夏天即将过去。
雨过秋凉。
盛夏繁华开始走向消糜,
世人感概,
一场秋雨一场凉;
诗人却道,
一点芭蕉一愁肠。
其实季节本无悲喜,
人生短短几个秋,
别离多过欢聚;
世事不过大梦一场,
人生几度秋凉。
唯有远远道一声:
秋凉添衣,
努力加餐饭。
五花肉炖酸菜 五花肉蒸烧白 五花肉焖栗子 五花肉炒二荆条 切片五花肉烤了包生菜
五花肉做卤肉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