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只是有些错误影响比较大,承担的责任也会比较重;有些错误比较少,人也就不去在意了。
人容易犯错误,可以从《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看出。该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作品。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自己犯错是多么容易。
我们常常说,不要做事后诸葛亮,可是,基本上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后诸葛亮,走在路上,随处可听见这样的谈话:早知道……任何与“早知道”有关的谈话,其实都是在做事后诸葛亮。
“不要做事后诸葛亮”是今年3月份改变会语音的一次主题,是“改变自己”公众号的联合发起人辉哥的语音。我当时听了深受感触,因为我是一个“事后诸葛亮”类型的人,我常常说:早知道……这样的话我曾说了很多。
人是很容易做事后诸葛亮。在事情发生之后,说,我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怎么怎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做,问题是,刚才冲锋陷阵的时候,你跑哪去了?
有一些人,让他们做决策的时候找不到人影,一旦别人犯错误了,就开始做事后诸葛亮,显得自己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对于这种个人,还是不要理他的好。
人不仅容易犯错误,而且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人有时会选择性失忆,会很快不记得自己犯过的错误。那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及时记录错误。无论犯了什么错误,先不要责备自己,把错误客观得写下来。
我们犯了错误,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自责,觉得自己怎么又那么粗心,又做错事情了,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责并没什么卵用。自责只会增加负面情绪。但是,不自责,这负面情绪也无法排遣啊。
我的方法是,犯了错误,就先记下来,写下事情发生的经过,造成的后果,产生错误的原因有哪些,以后如何杜绝犯同样的错误。
当你在写这些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排遣内心的自责。当你写完,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以后如何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心里就会好受很多。同时,我们自己也要避免做事后诸葛亮。
真正的牛人不是不犯错,而是犯的错误比较少。他很明智得知道自己是会犯错,但是会尽量减少错误。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邮件内容是巴菲特给参加股东大会的人总结过去一年什么地方做的好,什么做的不好,明年的展望。当你去阅读,你会发现,巴菲特每一年都会总结自己在这一年里犯的错误,信里很多篇幅都是用来总结错误的。
人很容易犯错,也容易犯同样的错误而浑然不知,所以需要观察并记录自己犯的错误。当你意识到自己会犯哪些错误,你才会更好地避免这些错误。
《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从9岁起便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的天才神童;他的传奇经历被记录成书,并改编成电影《王者之旅》;他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
摘录作者关于错误的看法,看看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处理错误的。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如果一个受过训练的学生可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断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他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我们注定要重复犯某些关键性错误,但愿是因为这些错误都难以逃避,并且很难准确定位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观察各种心理上和技术上的错误来尽量减少它们的发生。
怎样才能避免做“事后诸葛亮”?这几条总结来自辉哥的语音。
1.实时实地的记录。
通过每日写作或者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圣后的真实状态:今天碰到什么样的状况,我是如何选择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决定是对的,错误的,对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错的?我有一个文档专门来记录自己犯的错误,有事没事拿出来看一看。其实,当你写下错误时,这个错误也就印在了你脑海里,已经加深了印象。
2.我们在归纳总结的时候,一定不要回避问题。
我们在做月度,年度总结时,一定会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果你不断用赞美的语言来总结自己,那么你第二个月,第二年还是不会有进步。因为你依然会在同样的时间,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在做总结的时候,也可以翻出这个月的错误记录,思考这个月是否跟上个月犯了同样的错误。
3.归纳总结之后,要形成自己的checklist。
归纳总结之后,要形成自己的checklist,要形成基本结论。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悟性。比如:几分钟带你看完电影,其实这个人具有超强的总结能力。具体到投资上,一定要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要投什么,不投什么,写在checklist里,以后做决定就会简单很多。
辉哥的这三条建议,有两条我在实践。我在持续每日写作,记录自己的错误,分析为何会犯这个错误,下次该怎么做。我每月做计划,也会做月总结,做总结的时候尽量分析没有完成的原因。
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现在也依然需要每日反省。
这是我其中的一篇错误记录。
微信公众号发错文章-2015.11.26
今天早上做好早餐,我是一边吃面条,一边与室友聊天,一边发布微信文章。吃完早饭,洗好碗,我准备转发早上发布的微信文章时,发现自己发错了文章。把没有编辑好的文章发送出去了,而且没有推送【每日论语】系列的文章。微信每日只能发送一次,我犯了错误,今天就没有机会发布正确的文章了。
总结错误,原因如下。
1.我做事三心二意。我发布微信文章的时候,同时干着3件事:吃饭,聊天,发布微信文章。这样三心二意,不出错才怪呢。平时我都是发完微信文章再吃饭的。今天是为了节省时间,想一边吃饭一边发布文章,所以就出错了。所以,不要想着节省时间,要想着怎样把事情做正确。
Action:以后发布文章的时候,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发布。要先发布完文章再吃饭。
2.未编辑好的文章用了之前用过的图片。今天之所以犯错,还有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我编辑新的文章的时候用了我之前编辑好的文章的封面图片。那篇新的文章没有完全编辑好,用了今天要发布文章的封面图片。所以,我发布文章的时候完全没有看标题,只看到了封面图片就发布文章了,结果发错了,发布了未编辑好的文章。这是主要原因。
昨天不应该那么晚了,还在那里编辑文章,文章没编辑好,保存时必须有一张封面图,我就使用了之前编辑好的封面图。封面图一样的文章是很难分辨的,除了仔细看文章标题。可惜,我今天发布文章时也没有看文章标题。就导致了今天的错误。
Action:以后未编辑好的文章不要用已经用过的封面图,怎么也得找一张不一样的封面图。两张封面图一样的文章本身就很容易出错。所以,一定要记住,把错误扼杀在源头。
不过,错误已经犯了,那也没办法了,已经无法撤回,也无法发布新的文章了。今天的这篇就作废了。
现在的态度是,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写总结和Action,只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附录
有关“错误经验”的书单 by张辉
《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作品。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自己犯错是多么容易。
《穷查理宝典》——推荐过无数次的,有关查理·芒格的书籍。他特别喜欢“总是反过来想”的习惯。最极端的案例是,他说:如果他知道他将会死在什么地方,他会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本书,我每年要看四次。
《清醒思考的艺术》——可以看成是通俗版的《思考,快与慢》。如果看第一本书有困难,不妨先来看这本书,然后再去看《思考,快与慢》。
《影响力》——这是查理·芒格也推荐的一本书,书中揭示了6种生活中常见的“影响人心”的手段,比如先给你给点好处,然后再给你提要求时你会很难拒绝(书中称为“互惠”)。有趣的是,消费者和营销人员都在读这本书,消费者看它是防止掉入营销陷阱。而营销者看它是学习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就看谁看书更用心了。
《大败局》——国内不多的讲“错误的书”,吴晓波写得有关国内民营企业失败的,由盛及衰的案例集合。我也是由这本书以及《激荡三十年》才知道吴晓波。相比于现在在台上得意洋洋吹嘘自己成功经验的企业家,这本书更值得去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