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秋冬的傍晚,
常见田野里有火升起。
风干的庄稼杆子,
从田埂割下来的杂草,
堆成一堆,添上少量的干土,
点把火,立马就熊熊地燃烧。
声响清脆,时有鞭炮一样的炸裂声。
青烟,黑烟,白烟,
在斜阳里扶摇而上。
还有漫天飘舞的草木灰,
是黑色的雪花,
落在发上,落在衣上,
不可落在脸上。
将要熄灭的火堆,
被一铲一铲的土掩盖,
一堆绝好的肥料,
静候农民和土地的召唤,
合力创造来年的丰收。
长大后,
野火见得越来越少,
“野外冒烟,罚款一千”,
我也去了城市里读书,
后来又远走他乡。
到如今,
顶多只惜缘浅,
不企盼再见野火。
到哪里,
野火留下的记忆已够,
已够点燃乡愁,
已够烧旺乡愁,
也够熄灭乡愁。
如果某时遇见,
会当作是上苍额外的恩赐。
等老的时候,
躬耕故土,
择一秋冬的傍晚时分,
我必亲手再烧起野火!

网友评论
躬耕故土,
择一秋冬的傍晚时分,
我必亲手再烧起野火!
已够烧旺乡愁,
也够熄灭乡愁。
绝唱,好句!!!
待到桑榆返故里,耕耘心田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