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诗经•秦风•无衣》(二)

学习《诗经•秦风•无衣》(二)

作者: 西牛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22:31 被阅读0次

    《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说《无衣》是一首讽刺诗,是秦人讽刺他们的主君好攻战而又不与民同“欲”的。但没有说讽刺的是哪一位君主。

    (“欲”,根据《毛诗注疏》说,“刺君不与民同欲,与民同怨”,“欲”与“怨”相对,大约是指所爱、所喜、所乐之欲望。)

    唐代人孔颖达认为指刺的是秦康公。

    《毛诗注疏》说(大意):

    秦缪公在鲁文公七年的时候死了,(用了一百七十七个人陪葬,其中包括三位姓子车的良臣,秦人为此事做了一首诗《黄鸟》。)其子罃(yīng)继位,是为康公,康公在位十二年,亡于鲁文公十八年。

    康公在位时打了多少仗呢?据《左氏春秋》记载如下:

    文公七年,康公即位当年,晋国与秦国在令狐交战;

    文公八年,秦国攻伐晋国,取得武城;

    文公十年春,晋国攻伐秦国,取得少梁;夏,秦国攻伐晋国,取得北征;

    文公十二年,秦国攻伐晋国,两军交战于河曲,秦取得羁马;

    文公十六年,秦人及巴人从楚师,灭掉了庸国。

    这些是“好攻战”的表现。

    《传》说《唐风•葛生》这首诗“刺好攻战”时,在小序里点明是“刺(晋)献公”的。本诗《传》也说“刺其君好攻战”,但并不说是刺康公,而是说“刺用兵”,是为什么呢?《葛生》这首诗的内容说的是国人悼亡的事情,而国人丧亡主要原因是国君好战,追根溯源,因此其主旨是指刺国君晋献公。而本诗的内容讲的是用兵之道,因此序根据经的内容,说本诗的主旨诗“刺用兵”。

    《传》所说的“不与民同欲”,是诗每章头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好攻战”,则是每章后三句表达的意思。

    经文先说“不与民同欲”,后说“好攻战”,而《序》则先言“好攻战”,后说“不与民同欲”何以经、序颠倒?经文主要是讽刺君不与民同欲,与民同怨,所以先说他不同欲,后说他好攻战。《序》则追本怨的根由,认为是君因为好攻战而不与民同欲,故而民生怨的。

    《毛诗注疏》说,经文及《序》的次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对“不与民同欲”与“好攻战”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同。

    (《毛诗注疏》原文:“康公以文七年立,十八年卒。案《春秋》文七年,晋人、秦人战于令狐。十年,秦伯伐晋。十二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十六年,楚人、秦人灭庸。见於经、传者已如是,是其好攻战也。《葛生》刺好攻战,序云“刺献公”,此亦刺好攻战,不云刺康公,而云“刺用兵”者,《葛生》以君好战,故“国人多丧”,指刺献公,然后追本其事。此指刺用兵,序顺经意,故云刺用兵也。不与民同欲,章首二句是也。好攻战者,下三句是也。经、序倒者,经刺君不与民同欲,与民同怨,故先言不同欲,而后言好攻战。序本其怨之所由,由好攻战而不与民同欲,故民怨。各自为次,所以倒也。”)

    为何毛亨从此诗里读出“不与民同欲”、“好攻战”之意呢?答案就在“子”是谁、“王”是谁、“我”是谁三个问题上。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诗经•秦风•无衣》(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c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