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苏老师的第四十一条建议《智育的真谛》,苏老师的建议字字珠玑,让我对智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文化水平开始落后于物质文化水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出现了脱节,这脱节导致我们更多地关注外在关注物质,从而忽略了对人心灵世界的建设。
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下,我们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上面,应试教育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考试和成绩的提升上,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
诚然考上大学是农村孩子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必要路径,但是那些中游学生和学困生我们甚至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这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关注人的终身发展,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我们却离着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我们眼中的智育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狭隘,甚至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孩子的心灵和成长。但是苏老师给我们开阔了视野,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到底智育应该如何在孩子身上践行呢?
苏老师说到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求。多么深的领悟啊,但是我们是不是做的远远不够甚至只做到了第一点呢?就是培养孩子们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培养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却又是陈旧落后的,有多少老师一直在使用着填鸭式的机械方法来让学生反复练习来获取知识呢?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啊,当一个人只是学习的机器,即使他们考上了好的大学,也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人,这样的人一旦爆发可能对社会都是一种危害,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失败呢?
而且苏老师给我们指出:只有当老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作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地思维地手段时,智育才能实现。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老师必须有这样地思想意识,我们让孩子掌握知识绝对不是简单地让他们考试取得好成绩那么简单,而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学里我们的思想意识里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等都有深深地为孩子一生发展的烙印,这样才是真正的智育。
智育包括劳动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这都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把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知识的学习获得之后可以让孩子们完全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在实践中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更能够激发起孩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智育生活才是有血有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