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e8ec5bc24df8b18e.jpg)
奥斯卡 ·包姆评价说:“卡夫卡比任何人都更强烈地感到对今天世界的绝望。他在恐惧的梦境的幻想中给世界以预言式的表达,他的作品不仅根植于他个人的命运,也根植于他时代的苦难之中。”庄子的梦,是一个蝴蝶蹁跹的、令人神往的梦。卡夫卡,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怖的但又真实的梦,是人类共同的噩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卡夫卡是艺术的殉道者也是一个理想的探索者。
饥饿艺术家的毁灭,是卡夫卡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于饥饿艺术家来说,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小说的结尾,他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他之所以愿意从事这项职业,是因为自己是找不到胃口合适的食物,并非真的喜欢挨饿。饥饿艺术家“穿黑色紧身服、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以一种荒唐的自虐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386cc41e67bac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f08fe0f53e3a7b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2dd3cf9a07cb9f6e.jpg)
直到临终前,饥饿艺术家仍然有着继续饿下去的坚定信念。“食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隐喻着这个世界的真理与精神支柱。饥饿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探寻存在的意义,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对他来说,这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使命。因此,他注定是孤独的,不会被人理解。
卡夫卡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是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冷漠自私。如果说“食物”代表物质主义,“绝食”就代表理想主义,饥饿艺术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越来越物欲,同时也越来越冷漠的世界。心灵的麻木与委顿,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孤独感与现代人如影随形。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无疑是对麻木不仁的现代人的无情讽刺。异化的世界,造就了异化的人。在人海中,我们常常迷失自我。这不是一个人的困境,而是一个时代的窘境。卡夫卡并没有使用一句批判的话,却将那些这个异化的世界与异化的人,暴露在我们面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59928f430ef25f3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