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久没有下雨了,土里的庄稼,田里的稻谷,快要胎死腹中。还好以农人的聪明才智,才让它们起死回生。
靠天吃饭的人们得想方设法拯救这重在地里的庄稼,不能眼睁睁的见死不救啊!不知道这些耗了农民们三分之一汗水的庄稼能不能躲过这夏末秋初,更别谈收成了。
苞谷在孕期,却断了雨水,风一吹泥土都化成灰满天飞。一大片田野正瓢着稻香,田里却干开裂了。老农们背着手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沿着溪流上岸走到下岸。溪流慢慢在中央流出一条小沟,露出了湿润的石头。不过,幸亏这条小溪流从有人驻扎在这个村子就没有断流过。大概也是可怜这些无能的人类吧!如果断流了,大概人类也被晒到尸骨无存了吧?
刚开始,各家都认为这样晴个十天半月的总能下雨吧!可是还是没有下雨。晴了一两周后,各家开始想方设法引水到自家田里。若是田在高处,水在地处的,就用盆在低处的水潭里往田里面舀水,用盆一盆一盆往里面灌水。可人力的作用永远不低大自然轻轻一挥手。灌进去的水还填不满那大大的裂缝,水似乎就沉在裂缝里,怎么都满不出在稻谷的根部。
有的田能引水,但是还要经过别人家的田。反正为了争水,晚上都有人在守着,不让别人从自己田里放走水。那些年为了争水,有不少口水战吵得整个田野都沸腾。
这样争来争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不知道是谁,想了一个绝妙的法子,大家都和平度过了干旱的日子。不仅村子和平了,稻谷还丰收了。
头天夜里他们互相告知,第二天要在溪流的湾潭处堵堰。家家户户都出一个人,大部分都是男子,没男子的人家,出年轻能干的女子。
第二天中午,这全村“庞大地工程”就开始了。个个都撸脚抹手,扛着锄头,铲子,开始在约定的地方大干起来。挖泥的,搬石头的,搬麻袋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半天的时间堵起来的一道“铜墙铁壁”横立在溪流的中央直至两岸。
加牢加固的这到墙高出两岸,就慢慢等着水漫上来溢出两岸,流向田野。这时,所有干开裂的稻田都获得了生命的甘露,拼命的灌满自己的裂缝,满到稻秧的根部,满出田埂,流向附近的稻田,覆盖整片田野。这些含着稻香的稻秧得救,村子得救了。
田引水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土里的苞谷豆苗只能靠天救了。有的人家在山间寻了一条小沟,一个小水潭,用盆舀,用瓢舀,小心翼翼的把水舀到苞谷豆苗的根部,直到水潭变干舀不出水为止。
田里的稻谷是有救了。地里的庄稼农人让它生,上天让它灭,生死由命了!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引水,堵堰拯救了这一季的收成。只是溪流的下游断水了吗?下游的人们,水里的动物们怎么样了?
不过庆幸的是,我们本来也算是下游了,因为在我们肉眼范围内,没有下游了,溪流只到我们眼前所能看到的范围就流入了洞穴,没有了下游。
END
我是三土水木,感恩你的到来和阅读,每一次点开都是一种认可,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