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养生

作者: 知過愿改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05:47 被阅读0次

转载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

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

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

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

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

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畅无碍。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

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

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

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

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

周润发、邵逸夫、比尔·盖茨,这些富豪们正是因为懂得感恩,所以才会选择裸捐。

所有人都在苛求财富,他们却选择把财富还给公益、感恩大众。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了财富,反而谦卑地面对世界。

他们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反而活得简单通透。

《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

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

李嘉诚退休之后,醉心公益,出入各个公益组织,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

他有时候要工作到凌晨,甚至比退休之前还要忙。

家人看不下去,希望他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却越忙越精神。

他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

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心怀慈悲之人,以爱待人,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才能长寿。

相关文章

  • 真正的养生

    转载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 《中庸》里讲:“修...

  • 真正的养生

    关于养生的一段话: 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 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

  • 真正的养生

    最近从网上给妈妈买了一个艾灸盒,希望可以对她的腰疼腿疼之类的毛病有用。想到了养生一词,我家在饮食上注意荤素搭配,经...

  • 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什么是养生? 什么要养生?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首先,养生是为了促进健康,已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您重...

  • 所谓养生,不过骗骗自己(1)

    真正养生的人,从不提养生,因为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健康舒适的;而总把养生挂在嘴边的人,他不一定真的在养生。 ...

  • 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为了养心, 养心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通灵状态 一切药物以及保健品对治病都是治标不治本。 ...

  •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当代关于养生的电视节目、自媒体、文章都非常多,这大概跟中国人逐渐富起来了有关,百姓越来越追求健康,于是就这样一窝蜂...

  •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

  •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日日新 大家早上好! 我是空城寂! 空:虚怀若谷 城:身如城堡 寂:心似古井 健康减肥999 不吃药不节食 不运动...

  •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转自十里故清欢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q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