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0岁,在当地电视台一档最知名节目做记者;老公是公司高管,收入不低;我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刚满一岁。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不过,我还是选择在人生新的十年,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1
早上醒来一想到又要去上班,心情瞬间down了下来。在床上赖着不愿起,跟老公撒娇说:我不想上班了,你养我吧。老公满口答应:好啊,那咱们就再生一个吧,一个孩子不值当的。我说好啊。
其实老公和我都知道,我只是随便说说。我清楚自己的性格是不会容忍自己在困难面前当缩头乌龟,回到家里躲避风雨。而我也深信,你不吃职场的苦,早晚会吃婚姻的苦。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爱和尊重,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成就自己。
毕业于名校新闻系,毕业后呆过两家单位,都是在电视台做记者,总共六年时间。每次进入新单位,我都是在极短的时间独当一面,做出让人心悦诚服的报道,在单位迅速站稳脚跟,这堆积出了我的自信。
可六年的时间过去,传统媒体今非昔比,圈内人的不安焦虑日益剧增。在反复纠结和思量之后,我选择了离开,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做媒体品牌宣传和公关工作。
本来以为六年的记者经验会帮我在新工作中完美过度,但是来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too young too simple。
2
以前做民生新闻,接触的是社会万象、人间百态,工作语言是80岁大爷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而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超大型企业,工作语言职业而规范,我不仅不会说,在很多时候也听不懂。
等我真正弄懂之后,才发现在看似高深的职业化表达背后,传递的实质性内容往往很简单,我心想为什么要这样故弄玄虚,我很想跟他们说“麻烦说人话”。
可是慢慢地我领悟到,每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不能因为我的不适应,就一味排斥和拒绝。而这种职业化的表达,实际上也在一定侧面彰显专业性,只是现在的我还缺乏这份专业性。
我突然就想起六年前研究生毕业进入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时候栏目的新闻报道文风,我很不适应。研究生期间,不论是写论文、写文章、看书、作报告,熟悉的和使用的都是书面语中更接近学术语言的语言体系。
而冷不丁地接触民生新闻,曾经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困惑。自己名校研究生,每天就写一些张三家被偷了,李四家漏水了之类的新闻?那时候同样是对职业话语体系的极度不适应。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终于完全接受了那种话语体系。而遗憾的是,这六年的时间,我忽略了读书学习,没有保持和提高自己职业化表达的能力。所以在新工作中,现在会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应。
3
另外的一个不适应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记者这份工作很容易让人贴上标签:外向、人际交往高手、见多识广。有了这种标签的存在,别人就会以这些标准来要求你,可是偏偏我不属于那种性格外向、喜欢人际交往的人。
以前在工作中,作为强势栏目的记者,在接触采访对象时,会有地位上的优越性,别人会对我恭恭敬敬,交往起来很顺畅,而大部分时候的交往都是一锤子买卖,不需要后期维护。
可是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我需要接触太多人。一方面没有了地位上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工作内容不熟悉导致心里发虚,两方面因素让我在与人交往时显得不够自信、缺乏专业。这在很多时候让我懊恼,可是没办法,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我只能通过之前的经历来给自己打气。我记得在电视台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段时间做调查报道、维权报道,压力很大,那时候每一天真的是“带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那时候没有跳槽的概念,觉得做记者是自己这辈子必须要干的事,“慢慢熬吧”是自己给自己的鼓励。
不过即便那种日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过去了,很难很苦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我想这一次应该也会像上一次一样,随着时间流逝,一切都会好起来。
4
今天开会领导讲了看似很简单的话,但是却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任何感觉很难的事情,你把他拆解开,才可能找到解决路径。
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一味的抱怨是没用的。全部交给时间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拆解困难、各个击破的情况下,现状才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好。既然我已经知道我的短板在哪,那我就针对短板进行重点突击,我相信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现在感觉艰难,但是对于我的选择,我不后悔。走出舒适区,把自己归零,需要勇气也需要魄力。我很庆幸在我30岁的时候,还能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自己的生活谱写另一张可能。从这个角度说我应该给自己点赞。
我希望半年或者一年以后,等我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发现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路还很长,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