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
蛤蟆先生原本非常活泼开朗,有一天朋友们突然发现他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非常沮丧和悲伤。朋友出于担心带他去做了心理咨询,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沟通过程中,逐渐地探索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本书通过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的沟通过程,探索了如何才能充满自信,快乐地活着。下面我们来说说书中两个核心的观点。
人生坐标和三种状态
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人生坐标,可以说是全书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如下图。
人生坐标和三种状态我们从儿时开始,就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是怎么看别人的?”,由此会产生这样的一个人生坐标。
“我不好;你好”
这个象限的人会处在“儿童状态”,他们会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认为我是需要照顾的,我需要依赖别人。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还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
“我好;你不好”
这个象限的人会处在“父母状态”,他们会刻意模仿父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斥责和惩罚别人,在不满意的时候会发脾气,甚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评判别人。
“我好;你也好”
这个象限的人会处在“成人状态”,他们会非常理性地看问题,他们不会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他们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且这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要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
找最真实的自己
除了对于这三种状态的描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只有你自己可以真正地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没有人可以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无论是愤怒、悲伤、高兴,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感受。就像苍鹭在跟蛤蟆先生的沟通过程,他每次都会问蛤蟆先生的感受,并引导他逐渐去认知最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负责,那他对自己就有绝对的自主权,他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环境,改变自己。
这本书篇幅不长,所有的角色都是森林里面的动物,有种看童话故事的感觉,但是读完会发现自己受益良多。
希望我们从此刻开始,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并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