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石器之美

作者: 小水_a530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20:51 被阅读0次

正文共:2563 字 17 图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能够使用并制造工具,而石器作为一种工具,最早被人类用于谋生。一件趁手的石器,集砍砸、切削于一体,在保护性命和食物获取过程中不可或缺,因而人类历史都是从石器时代开始的。

《荒野求生》也曾向观众展示石器的使用:页岩的石片,因边缘锋利,故适合削切,既可从枯木上刮下木绒用于取火,也可以用来切断植物纤维和从动物皮上将肉剥离等等。

奥杜威砍砸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当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个阶段,人们在解决生存问题以后,发现有些石器虽然不具有工具的特征,但外表的颜色和花纹美丽,于是它们变成了装饰用品。先民们会想办法将这些小巧的美石串起来,挂在耳朵上,脖子上,或身体其他部位。

于是,石器实现了它的第二个作用:装饰。直到今天,南京雨花石做的各种饰品是游客的必选之物,这就是最好的例证。石器的装饰作用一直延续到现在,便是各种珠串的盛行和风靡。

石器的第三个作用便是艺术创造,首先是利用奇石的各种天然形状,通过堆叠摆砌,形成园林中的假山。尤其是太湖石,本身具有瘦漏皱透的特点,能够将假山艺术发挥到极致。南方各大名园都有奇石妙景,如狮子林、冠云峰、五峰仙馆等。最有名的典故是米芾拜石,作为四大书家之首的米芾,他将一块块奇石称为石丈、石兄,一方面是大书法家的疯癫之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奇石的魅力无穷。

狮子林 留园冠云峰

石器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再有就是各种石雕、佛造像、摩崖石刻等。在本身已经很坚硬的石头上,用更坚硬的刀斧等工具,经过敲削凿刻等手法,让一块块顽石幻化出各种艺术魅力。中国最有名的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这些石窟佛造像历经数百千年,虽有自然和人为的损坏,依旧风采不减,每年吸引游人万千,让现代人感叹古人之技艺,感慨世事之变迁。

龙门石窟

石像生是帝王陵寝园里的标配,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各种人物、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守护着先前的主人在地下的安宁。最有名的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六匹战马。它们是飒露紫,拳毛䯄,青骓,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

昭陵六骏

这些战马陪伴着李世民在不同的战场当中出生入死,它们身中箭矢,但忠心护主,驰骋疆场。李世民命人把它们的形象雕刻下来,想永远陪在自己的左右。但飒露紫,拳毛䯄被盗运到美国费城,现藏于并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尊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摩崖石刻及碑刻因其不易腐蚀,保存长久,是记录和保留古代历史痕迹及古人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学书法之人,必要临帖。各种碑帖,如《张迁碑》,《玄秘塔碑》等古人书法作品就是被复制到了石碑上,一直保留至今的。

而泰山的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朵奇葩。历代帝王以泰山封禅为最高等级的政治活动,儒释道的传经授道,文人雅士的登高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摩崖、碑碣、楹联等石刻作品,成为名山石刻之最。

泰山摩崖石刻

墓志铭是记录逝者生前事迹的碑刻文字。优秀的墓志铭石料、书法、雕刻、内容均属上乘,其拓片也是重金难求,最有名的是隋代开皇十七年刻的《董美人墓志》。美人董氏是隋文帝杨坚第四子蜀王杨秀的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其夫撰文哀悼,是历代墓志之上品,是楷书之决诣。上承北魏书体之清丽,下开唐朝雍容之新风。书法布局平正疏朗,结字恭正严谨,骨秀肌丰,婉丽清雅。

董美人墓志

众所周知,大藏家吴湖帆本人是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家的显赫人物,世家出生,家族藏品丰盈厚实。其妻潘静淑更是富贵人家的千金,陪嫁丰厚,其中这幅载誉千古的《董美人墓志》拓片就是潘女士的陪嫁之一。这位潘静淑女士的花鸟画亦工亦写,极具功力,端庄秀丽,形彩双绝。

潘静淑画作

二人夫唱妇随,生活美满。因夫妻二人的梅景书屋拥有《常丑奴墓志》与《董美人墓志》这两件稀世珍宝,吴湖帆特意刻了一枚闲章“既丑且美”,作为其鉴玩隋志名品的特制钤记,也被收藏界传为佳话。

说起印章的篆刻,西泠印社是集大成者。首任社长吴昌硕。弘一法师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等均为西泠印社员。

这诸多名家将洋洋洒洒的中华艺术浓缩在方寸之间。秦篆,汉隶,唐楷,宋行等各种书法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些海外的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带回本国,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艺术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一方小小的印章沟通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

印章的用料简称章料印石之帝是田黄石,印石之后是鸡血石,这都是上好的章料。行刀痛快爽利,不阻不涩,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篆刻者的心意和技法。不过田黄石和鸡血石实在太昂贵了,青田石和寿山石也是非常不错的章料选择。

田黄石 鸡血石

石砚是的另一个石中之美。中国有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每一块传世名砚都是石中精品。这些名砚或素面或雕刻,因形制宜,因意取胜,形意双美。东坡居士诗词书画文,五绝。又喜美食,也爱砚台,然为官清廉,从不以自己之好告人,以避免他人送礼。

端砚

东坡赏砚图于羲之爱鹅图一样,成为文人书画的一个选材。自古文人雅士多爱舞文弄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石中君子的砚台自然受追捧。像我等粗人尚且看到上好的砚,挪不动步子,更何况大文豪呢?天津博物馆有一个专题展览,《砚拓——古砚与拓片展》,集中了古砚135方,79副砚拓,件件精品。古砚买不起新砚也不便宜,动辄几千上万。退而求其次,用普通的端石做的茶台也不错,我家有,你来瞧。

观赏石作为新宠走入千家万户,是近几年的事情。俗话说,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室无石不雅,人无石不秀。喜欢这些硬邦邦的石头的,男性居多,女子偏少,我是其中一个。每每有石展,我总是要欢天喜地地赶过去看。

灵璧石作为厅堂用石最为雅致,形色声意四佳。广西柳州红水河打捞上来的大化石和彩陶石也很不错。水冲石类无辐射,是居家好用石。有一次的石展当中,我买了一块柳州的大化虎皮石。拿到家中左瞧右看,总觉得有粘接的痕迹,于是果断退掉,换了一块儿彩陶石。

灵璧石

这块彩陶石的形状像汉字的点的笔画,也符合书法艺术中,点如坠石的意境。棕色的石体表面有黑色的一条条斜纹,像极了“入竹万竿斜”那句诗。这是我个人的想象,卖石人啥话不说,自己看自己定自己买就是了。愿者上钩嘛。

至于陨石和化石更有科研价值,本篇不再赘述了。

零零碎碎的说了不少关于石头的事情。石头可以是粗陋的,可以是笨重的,甚至可以是脏乱的。但是我们发现,只要有中国文化依附在上边,再简单的东西也会绽放神奇。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四) 石器之美

    正文共:2563字17图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能够使用并制造工具,而石器作为一种工具,最早...

  • “何以中国”展出的精美古玉,是先民创造的玉器辉煌

    玉者,石之美也。玉不琢不成器,玉乃自然之造化,工乃人文之精华,工玉结合,谓之玉器。中国人治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

  • 旁.观.

    这几日在日本,旁观世俗。日本四美:干净之美,安静之美,传承之美,专注之美。确实美!这种美,已经浸润每一个民众内...

  • 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这本书推荐阅读,它的视野之广,格局之大,角度之丰富,足以让每个读者引发思考。 旧石器时代,新时石器时代,工业革命,...

  • 古代文人的四雅生活——焚香、品茗、插花、挂画

    古代君子有四雅: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画则重在“境”之美。 古代文人雅士喜...

  • 书单合集 ▏茶界如雷贯耳的5本花道书籍,氛围必备

    君子四雅:焚香、品茗、插花、挂画。 焚香重在“香”之美 品茗重在“味”之美 插花重在“色”之美 挂画则重在“境”之...

  • 品茶四境

    此茶寻远踪, 泉水适相逢。 静品一庐间, 无言均齐重。 (四境为认识之美,体味之美,自由之美,人性之美。)

  • 书法学习

    书法之美: 线条之美 结构之美 章法之美 墨法之美 书法学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点画形态的塑造 第二阶段:临摹,...

  • 愿我们都能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

  • 赏四季之美,感人生之乐

    四季变换,季节轮回,在四季的轮回中,感人生之美,品生活之乐,获四季之美。 四季变换,季节轮回,把美撒在了生活的每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 石器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b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