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骆玉明诗词课——诗经

骆玉明诗词课——诗经

作者: 竹萱的清欢阁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14:26 被阅读0次

    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系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楚文化。《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两者的代表,它们同时是中国文学的两个源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如果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分的话,应归于“集”部,但实际上是归在“经”部,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而存在

    儒家学说本来并不是国家意识形态,在孔孟的时代,它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学说,到了汉武帝以后它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中它也一直代表一种正统的思想意识。这些“经”部的著作体现着儒家所认定的基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世界秩序的阐释。

    “经”有个特点,最重要的并非在于这个“经”本身说了什么,而是后人对经典做了什么样的阐释。

    没有一个人能够设定历史,并且以设定的价值观来规范整个人类的生活。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对“经”的不同阐释。在儒家学说里,汉代有古文经学、今文经学;魏晋时期有玄学,就是儒学和老庄相结合的一种学说;到了唐代,儒学重新兴起;到了中唐以后,渐渐产生新儒学——新儒学有两个概念,这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新儒学,也就是后来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苗头在中唐以后就开始了,这个系统在中唐以后就开始转变,渐渐地转化。与此同时又有了心学,到了王阳明达到高潮,就是所谓陆王心学。

    儒家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历史的变化,来重新阐释经典的学派。

    如果把《诗经》看成诗歌总集,是从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和诗歌语言所反映的生活情景来理解这些诗歌,也就是说把语言和历史联系在一起来理解这些诗歌。

    但是在经学立场上来看待《诗经》的时候,它又是另外一种解读方式,儒家会把他们所要求的价值观注入《诗经》,然后说这首诗说的是这个意思,它体现了一种什么价值。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就是最初的和根本的经典,这个跟它作为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身份有相重的地方,也有完全不相重的地方。

    《诗经》包含的作品,最早的差不多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是西周初,最晚的作品是春秋中期。成书差不多就是孔子出生的时期,早于儒家文化的形成,所以不能只是从儒家的经典这个角度上来理解它

    讲起中国历史的过程,通俗小说经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最初是盘古,然后是三皇,然后是五帝。但是在《史记》这样相对严肃的历史记载中,并不写三皇,为什么呢?因为三皇这样的传说,对司马迁来说已经是不可稽考的,是荒诞无稽的,是无法确认和无法阐述的历史。因此司马迁的《史记》是从《五帝本纪》开始的,《五帝本纪》的第一个人物是黄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样的五帝,其实也都是一种历史传说,不是一个确切的可以考察的真实的历史。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五千年”,但是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必须理解所谓“五千年”是包含着一种传说的成分,早期的历史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我们现在已经不可稽考了。

    五帝而后就是三王,就是夏、商、周的时代。

    夏被有些学者理解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也有关于它的记载。但是在历史考古学中,它是否可以被确认,仍然是个大问题。问题主要在于,夏王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王朝,还是一种传说?没有确凿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你说某个考古遗迹早于商代,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它是否就是属于夏王朝呢?也没有办法确认。

    商是有文献可以印证的,司马迁的《殷本纪》可以跟考古发掘的甲骨文相互印证。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把殷商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源头,或者说作为中华文化已经成型的一种形态。为什么呢?因为商文化中没有出现我说的这种中国文化的元典。甲骨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古人占卜活动的遗物,甲骨文留下来的内容只是一个有限的范围,它不能完整体现殷商时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

    所以,我们讲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形成,只能追到周代,因为周这个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元典。

    这种元典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所确认的价值准则以及美感情趣等等,这样的东西用一种文献的方式被记载下来。

    这种文献一旦形成以后,不仅仅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人们精神生活的历史面貌,同时也体现着这个民族文化系统的某些特质。

    我们说的民族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在元典中就体现着这个民族文化系统的某些特质。这种特质一旦形成以后,就会对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元典的意义。

    我们现在可以称为元典的东西,大多数同时也是儒家的经典,像《周易》《诗经》《尚书》,包括《仪礼》等关于“礼”的著作,这些中国文化的元典都是在周代成型的。

    我们当然可以说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起源很早,但是这个民族文化特征形成稳定的形态,是在周代。它是体现在这些经典之中的,而《诗经》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因为它是诗歌的形式,更多地体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情感、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期望,包括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诗经》是一个很古老的东西,但也是一个很活泼的东西,具有生命力。古人把他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用一种语言形式封存下来,当我们进入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以自身的情感经验去解读它,这时候我们和诗人产生一种共鸣。我们体会到《诗经》所体现的人类生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

    总结:理解《诗经》有三个维度:

    1.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作为儒家的经典,有特殊的阐释,并不完全根据诗歌文字原有的内容来进行阐释,而是把儒家所持有的某些价值观注入经典。

    3.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就是最初的和根本的经典,体现人们生活的情感、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期望,包括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诗经》从内容上分类为:“风”“雅”“颂”

    写作手法上也有三种:“赋比兴”

    “赋”——直接描写,“比”——比喻,“兴”是一种发端和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

    “兴”这个字的原始本意就是“起”,开头的意思,从写作上讲就是指一种外物的触动,我们的心情被某种事物触动,但是这种触动的发生和引发的心理过程是很微妙的。它不是有意识地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情感的波澜。

    比如,你看到春天的树叶在飘摇,可能没有触动,也可能有触动,这份触动可能是喜悦,也有可能是悲伤,这是由你当下的情感活动所决定的,就是你的心情和外物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诗经》里面的“兴”,大多数情况下是人被周围的自然景物所触动。“兴”体现着很重要的一种认知: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所以自然的一切变化和我们生命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人和自然的一体性,然后是人伦法则和自然法则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类的道德生活、精神生活的规则和宇宙的规则是具有统一性的,因为人伦法则是建立在宇宙法则之上的。

    当然,有时候“兴”跟引起的情感活动之间也没有很明确的对比关系,可以理解为‘兴’是一种情绪的无端的漂移”

    看到这个东西,想起另外一个事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楚和不确定的,情感如何滑行,看不出痕迹。但是它会带来一种多歧义的微妙的和富于变化的现象

    因此,兴所造成的比喻、象征、暗示,也就或显或隐,变幻无方。循迹而求,凭空悬想,皆是饶有情趣。从阅读接受的角度来说,兴也是最能体现诗性的。

    诗歌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写诗的人在创作,读诗的人也在创作。读诗不是一个知识性的活动。最简单来说,诗人把他的情感和经验封闭在一个语言形式中,它封闭在那个地方,你如果只是读它的字面,把它背出来了,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一个知识性的行为,这不是真正的读诗。真正的读诗是你用你的情感和经验去激活它,去理解它,使这首诗重新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幻化成一种生命力,而且这种生命力是以你的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创造性的。因此诗必须给读者留下空间,必须让读者在这里面体会到一种创造性活动的快乐。


    中庸的德行——懂得克制

    孔子评价——“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说它有一种适当的节制。

    哀而不伤:当你感觉到忧伤、失败、挫折的时候,仍然要保持理性,不能冲动做出不良行为,这是一种教养。

    乐而不淫:快乐的基础是情感的亲近和融合。快乐,也是文雅的和有节制的。

    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就是说经过诗的教化以后,人会变得什么样呢?变得温柔敦厚。怎么会变得温柔敦厚呢?人懂得克制自己了,不那么冲动了,不那么激烈了。

    中庸的德性,就是一种用理性来约束自然感情,使自然感情流动在一个有节制的状态,它是美的,但是它是有节制的。

    对感情的有节制,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简单地说,暴怒不会忧伤,狂喜也不会忧伤,因为人的情绪得到最大的一种体现,或者一种爆发式的宣泄,非常地快乐或者非常地愤怒,不会是忧伤。只有克制状态的感情,它是会忧伤的,并且它会变得委婉,会变得细致。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一个特点,它是忧伤的,而这个忧伤跟感情表达的委婉有关,它会往委婉的方向发展,而且它会表现得细致。

    在孔子看来,人为地去提高德性的标准,它也是不合理的,它甚至是破坏德性的。人是有理性的,人在情感上要适当克制自己,人在追求德性的时候也要做到一种合理的克制。

    人们在认为自己做一件有意义、有道德的事情的时候,有时会产生一种精神亢奋,觉得自己是有德的,因此就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即使是在德性这个问题上,过度的精神亢奋也是有危险的。

    孔子说读《诗经》的好处有:学会恰当地表达,学会认识草木鸟兽之名,学会经营家庭、侍奉君主


    女子怀春和男子悲秋

    当我们理解文学的时候,要知道文学里面描写着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场景、人类生活情感的各种各样的样态,不一定你认知的才是对的、好的,所谓文学可以拓展你的情感

    在中国文学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主题,通常是分属于两性的:女子怀春,男子悲秋。它们都是跟自然有关的,但是关联的方向不一样

    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怀春女子”就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牡丹亭》和《西厢记》的不同在于,《西厢记》里面是先出现一个异性,然后才出现爱情;在《牡丹亭》里先没有那个异性,先出现的是生命的欲望,而由那个欲望创造了她的对象。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欲望,就会有爱,爱人是被欲望催生出来的。

    在永恒的循环里面,人会意识到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悲秋通常不是站在平地的,而是要站到高山上的,因为在高山上的时候,人会看到更广大的自然和更广大的世界,把人置于天地宇宙之中,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存在,由此产生很多对人生的感想


    意境

    诗是一种建构性的东西,诗的这种建构,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意境来表达

    什么是“意境”呢?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不是把自己的情感直接地陈述出来,而把情感融化在一个景象——主要是自然景象之中。

    所以我们作为读者去理解诗人的情感时,也要把自己置身于这个景物中,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去体会和共情诗人的感情,同时发展出自己的感情,一首诗需要读者主动投入自己的感情和创造性去激活它,意境的存在对我们是具有感染力的,并且会吸引我们去理解它,去体会它,这就是意境的魅力所在,诗歌的美的氛围所在


    古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诗经》是表现日常生活和日常情感的东西,它里面没有什么很奇异的神话元素,或是历险记那样的神奇的经历,表现出中国古代对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视,他们追求的幸福就是这种日常的、平静的、安详的生活


    关于男人出征、女子守家的情感

    男人因为忠于国家而出征,而获得荣耀,女人因为男人不在家,不愿修饰自己,表明自己的美丽只属于丈夫,通过忠于丈夫,为丈夫而自豪来表达自己忠于国家,形成社会要求的闭环,但同时又很思念丈夫、担忧丈夫,表现出一种复杂而沉重的感情,是个人情感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

    这样的一种诗歌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源远流长的


    时间的流逝

    中国文化是非宗教类型的文化,或者说得再具体一点儿,它不是没有宗教,而是宗教的影响力相对淡薄的一种文化。那么在这种文化里面,人的生命长度就是一个生物性长度,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很多感受会不同。

    在一个宗教文化系统里面,人们对生命的感觉会不一样。不是说他就不怕死,因为死毕竟是一个令人迷惑的事件,它包含着一些不可知的因素。但是总的来说,他会有这样一种意识,生命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生物性长度,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的实现,最终不是在此生,而是在彼岸。在上帝那边,在经过末日审判以后,你该得的都会得到。我有时候会这样说宗教,其实上帝就是一家保险公司,信仰一个宗教,就跟投保一样。

    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就会感觉到生命的不可理解,他会把生命解释为一种荒诞、虚妄。对有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他会从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因为他最终会得到他应得的幸福和公正。


    中国文化的这样一个特点,它会造成人对时间的敏感,尤其是对季候的敏感,因为季候是时间变化最强烈的特征,而在所有的季候中,什么季候最令人感到心动呢?就是秋冬之际。秋冬之际最显著的征兆是什么?落叶飘飞

    落叶令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流逝就是生命的流逝,这是一种令人心里发凉的带有恐慌的感觉,但是这又是一个不值得多说的事情。生死是大事,但也是常事。

    时光流逝所带来的对生命的这种焦虑和恐慌,有一种力量就算不能使它消失的话,能够降低这种悲伤,那就是友情。所以中国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歌颂友情。友情是用来克服我们对生命的恐慌的一种力量。


    生命短暂,我们要爱惜生命,及时享乐也是爱惜生命的态度。你只要不产生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除了及时享乐以外,什么也不要做。

    中国没有强大的宗教,中国人所理解的生命是一个生物性长度。对生命的忧伤和颓废,以及以及时享乐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感情在中国的诗歌里面也是连续不断的


    忧伤的美是中国诗歌的特点

    因克制而委婉,因委婉而细致,而忧伤,进而产生美


    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寄托着对人生的期待
    在世界文学里面其实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把一个女性想象成一种完美的,而在这种完美中寄托着对人生的一种最高的期待。

    有些美好,即使无法拥有,也可以祝福

    诗经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你读不读它,它都在你身上。你读的时候,就会觉得更亲切,更喜欢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骆玉明诗词课——诗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cn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