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一位老人在锻炼身体,她重复一个动作已经数到200多了,只是看她感到越来越吃力了。使我不由得想起“心理除法”。
“心理除法”就是把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叫做目标分解法。它可以分散人对总目标的注意,而着眼于一个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高活动的效率。由于这种分解只是心理上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它叫做“心理除法”。
坚持锻炼身体用“心理除法”,更容易坚持。记得有一次,朋友告诉我坚持一口气,重复一个动作200下,可以缓解我的颈椎问题,心里想着,200下有什么难的。只要是对健康有益,重复2000下也没问题。结果我边做边默默数着,“1,2,3……”,数到100的时候,就有点难了,越数越慢,有气无力。数到“125,126,127……”稍一松懈,终究没有一口气完成这次锻炼。后来,我就把200分解开,数成“1、2、3、4、5、6、7、8、9、10;2、2、3、4、5、6、7、8、9、10;3……”,数了20组,感觉比从1数到200轻松了许多。以后学习的一些锻炼动作,要重复上百次时,我就用这样的方式坚持了下来。
这样的小步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在学习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心理除法”减压实现终极目标。譬如,语文生字学习,我们习惯一个新字写一行是7个,一课有十几个字,有的同学一个一行写完,写下一个字,就觉得好半天才写完几个字,越想越觉得多。我们不妨竖着写,每个字写一个,写7遍,学生在变化中更专注每个字的写法,感觉十几个字写7遍比写十几行轻松很多。利用这样的“心理减法”布置生字书写,学生比以前更快完成学习目标。
再说假期练字,布置学生整个假期要练一本。很多同学一听,觉得练一本太多了,才听到作业就有了畏难情绪。家长在假期中,不妨把练字单每天一页发给学生做,每天做一页,就给学生作了一个“心理减法”,完成起来就顺利多了。也不至于开学前赶一本,慌慌张张不说,也没达到训练效果。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倍感压力时,很多时候用上“心理减法”可以把事情化难为易,迅速达成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