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学习第23

传习录学习第23

作者: 杨学智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20:07 被阅读0次

陈九川录

陈九川,字惟浚,号竹亭,后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拜阳明先生为师,是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本篇为九川所录,只有20条,条条切中心学头脑,主要是,区分身、心、意、知、物;区分体验与概念;格物、致知、事上磨炼。

1、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心外无物,困惑了九川数年。这段问答,为九川释疑。

        身、心、意、知、物,是阳明心学里的重要概念。从先生的区分看来。身,就是身体,躯壳;意,是心之发动处,就是思维;知,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意之涉着处谓之物。知就是良知,就是心,心是物、意(思维)、身的主宰。

2、后有人问九川曰:“今何不疑物字?”
曰:“《中庸》曰‘不诚无物’,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皆古人常用字也。”
他日,先生亦云然。

还是关于物,格物的物,事物的原理,朱熹解释就是格物穷理,向外探索,这就是科学,格的是物,不是我。阳明心学解释为我跟事物的关系,格的是我,不是物,这就是哲学范畴。九川举例说明:《中庸》曰‘不诚无物’,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都是古人常用的字眼。最早把格物理解为我跟事物之间关系不是阳明,是东汉大经学家郑玄。这是作为心学学习者最起码应该区分的。

3、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知?”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关于格物致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概念,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善便存、恶便去。这段文字白话,不解释。

4、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
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人人都是圣人,是阳明心学的基础的基础,这意味着众生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孔子起,儒家奉行的是“得君行道”,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历朝历代的主流意识。到了明朝,尤其是先生所处的时代,腐败的非常严重,正徳皇帝荒淫贪玩无度,先生知道靠皇帝等统治阶级行道,已经没有指望了。龙场悟道后,先生一改儒家前年传统,开创了“觉民行道”这一儒家新方向,并自己身体力行,终以三不朽成为世人之灯塔。

5、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先生说,人要是领悟了这良知的诀窍,不论思维里有多少邪思枉念,良知一觉察,就自己消失融化了,就像是灵丹妙药,人生从此从铁变成了金。一念废铁,一念纯金,这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6、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先生问九川:关于“致良知”你的体验咋样啊?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先生问九川的体验,而不是看法,体验是源于行动,源于依照圣人的教诲去做,做了才有体验,区别于我们过去上脑思考、寻章摘句、训诂句读的学习。

先生还问九川:现在你可领悟到,自己体验得来的,与听我讲解不一样啊!(听来的都是概念)

先生特别强调,心学是体验,用心体验;不同于知识、技能。

7、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九川问:心学工夫在心上体验,理解经典搞不通。先生说:只要去解心就好了,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上不通,只是文字意思上脑子里明白,就会生出很多自以为是的看法。

8、于中、国裳辈同侍食。
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先生以饮食比喻读书,博闻多识,吃书为业,都学到脑子里,不能内化于心,历朝历代没少了书呆子。

9、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先生创立的心学,正是让人从工作生活中觉察自我,绝不能脱离生活和工作,这就是心学的,理上通、事上磨、竟上迁(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第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ij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