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介绍,民间相传,正月初三是猪日、老鼠娶亲日、扫帚日、谷子生日、赤狗日,民俗是宜打扫房间、早睡晚起、烧门神纸、包合子。这些,无论是年俗还是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心愿。
1、睡到饱。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老祖宗留下来古训,初三宅要在家里睡到饱。这是身体上的需要,春节前的备年货,准备年夜饭 ,春节头两天忙着拜年,回娘家。所以初三要给身体充电,养足精神,调理身体,安睡迟起,才能恢复元气。
2、烧门神。古人将初三作为春节的最后一天 ,焚化门神贴纸,意味着年过完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3、包合子。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团团转,因此,初三的包合子,意味着和和美美的寓意。
4、少串门。今天是赤狗日(赤口日的近音),民间有少出门,少串门的传统。有一种说法,大年初三,易发生口角,不宜出门,适合在家中陪父母。
5、不杀猪。传说中的女娲造猪的日子,所以人们习惯了这一天不杀猪,如果天气好的话,猪会长得很好,膘肥体壮。
6、早熄灯。传说中的老鼠娶亲日,所以入夜后人们要早熄灯,好让老鼠举行婚礼,并且还要在各处撒米,(与老鼠分“钱”),避免财运受损。
7、惜粮食。传说中今天 ,是谷子的生日。家家户户要祭谷祈年,某些地方会禁食米饭,以示对谷子的尊崇与珍惜。
8、扫帚日:将初一初二的垃圾清理掉,扫的方向,要从外向内,寓意多多聚财。
其实,正月初三,不管是什么日,还是什么年俗,都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