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讲,非“中国古代哲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是个外来词,并且同时西方也不承认中国有哲学。而“中国古代思想”,在传统上称之为“经学”。
而“经学”,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特指儒家经典。此后中国王朝以儒家理念展开各种学术发展。
不管是儒家经典,还是先秦墨家、法家和纵横家等等,都是以为人处世之道为根本,修身齐家,继而平天下。这里的平天下,并不是仅仅指成为天子,而是造福百姓,使天下太平安康无忧。
中国古代思想是带有目的性的,理解了这一点,便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差别,西方哲学可以说是没有目的性,哲学即真理,真理即智慧,智慧即知识。最初的哲学,什么都讨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统统算哲学。历史上的莱布尼茨、笛卡尔等等,除了是自然科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还有黑格尔,他所著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涵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黑格尔言“哲学已死”并不是没有道理,在黑格尔之后,知识大爆炸,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如果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识的哲学家,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
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儒学家,日本的冈田武彦评论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西方哲学为枝末之说,中国哲学为培根之学。(原话意为如此)。
虽然笔者没有仔细研究过儒家经典,但还是略知一二。
诚然,如果一味的坚持两千多年前的学说,比如“男尊女卑”、“奇技淫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是不会有今天的文明。
因此,如果谈借鉴作用的话,得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至于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有的已经可以确定,有的还得根据个人来选择。
比如《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有各种理解,也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论。如果简单点理解,就是“只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了。相近了会看你不顺眼,远离了又会埋怨你”,这句翻译又把男尊女卑的思想体现出来了;还有的把“女子”译为“家里的妾侍”或其他译法等等。
还有《论语·第八章·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里的体现的思想为,民众是愚蠢的。而这句话的意思为,可以使民众被服从被管理,但不可以使他们明智。这句话是在“民众是愚蠢”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帝国管理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智慧?这种精华或者糟粕一直存在古代帝王的头脑并且付诸于实施。
还有一个词,一直被历代儒学家甚至至今都推崇,一种中庸之道——谦虚。这种品质行为在著名的《纸牌屋》第一本前言就被诟病,也被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诟病,两者均表示不解与抵触,甚至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
这里笔者不对其评价,读者依个人喜好,谦虚与否,如果觉得好,就向“谦虚”看齐,如果也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笔者也不表示反对。
上面及其简略的,甚至挑刺的拿《论语》当中的几句话简单介绍了下,《论语》的其他绝大部分,遗憾,笔者未曾细细研究。但这里并不代表说《论语》不值得借鉴,中国古代经学不值得借鉴。
前面提到,经学是以“为人处世之道”为根本,这里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由哲学里发展出现在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已经改变的整个世界,这就不是什么借鉴不借鉴的问题了。而中国古代思想,谈到借鉴的话,或许潜意识里它已离我们远去,自二十世纪初“经学”被废,纵然当初主张废除“经学”改立“哲学”的以王国维为主的学者们不久重立“经学”,但至今也未把“经学”恢复到以前的地位,纵然近年的“国学热”,也只是不温不热。
那么到这里,真正的问题来了,中国古代思想对当今是否对当今有借鉴作用或者有什么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思想,并不只是有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离我们这个时间点最近的,只能是王阳明的“心学”。可能有的人会提到,当今的王东岳“递弱代偿”原理,但学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人一看这个原理就明白了,除此之外,这里不表达任何看法。
王阳明的“心学”,或许大多数人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的核心理念,这跟畅销书的宣传鳌头占比较大的关系。诚然,“知行合一”确实是王阳明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他的核心理念,但这是他早期的看法,在他自己看来,是不成熟的。到了王阳明老年,很长时间一直传教“致良知”的理念,直到逝去。
致良知,简单点来讲,就是己身的品质行为达到与“良知”相符。
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良知”中的“良”,指的是良心、道德、性善,“知”指的是智慧、真理、明智,“良知”也就是指智慧与善良的理念。同时,“良知”这个东西在每个人心里都存在,其实仔细反省自身,都明白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合适与否,是否正确,是否心存善意。由此,“致良知”的意思就是己身行为与“良知”相符,达到这个程度,算是圣人了。当然,这里只是极其简单的解释。
对于为人处世之道的研究,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特色,要说借鉴作用,别的方面不敢说,“为人处世”方面借鉴是无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