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喜欢看长篇小说。一是因为长篇小说内容更加丰富细腻,二是因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读后不是很符合自己的口味,遂心中有了阴影,对短篇小说隐隐的排斥。
阿城的这本书是在机缘巧合下看到的,书的封面很干净简洁,简单的翻了翻看到如下文字:“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 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 就马上一按, 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 他也立刻双脚再移动, 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支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读到这里,我脑海中已经有了很强的画面感,不自觉的往下细细读去,我想看看阿城到底还能把细节写的有多好。阅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段文字仅仅是数不胜数的精彩描写之一。
这部作品包含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名字都包含了一个“王”字。我不想将每个故事都分开来谈,在我看来三个故事都包含了一种博大、一种人文情怀。简练的文字下,道家的虚实变幻、大自然的神力、宇宙的浩浩汤汤轻松带入。平白的实描里极少有个人感情的强烈流入,但却在对现场实景的描述中传达给我们一种心灵上的颤动。如果说严歌苓的作品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的告诉大家,那么阿城的文字则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思考,去回味,去品尝。
最近读了很多描写“文革”时期的作品,不禁让我思考:“破旧立新”意义到底是什么?书中一段写:“男人在大口大口吃肉喝酒,女人和小孩也只有干瞪眼的份”传统的尊卑关系再怎么“破”这深植民心的概念,在农村中还是强轫地存在,外在的环境再怎么变,再怎么革命,农民们还是保持着一贯的生命力和生活情绪,这些都是难以撼动的。到底是为了破旧而破旧,为了立新而立新?还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结果和目的?那个时代举国上下的动荡混乱到底是底层人民的独自狂欢,还是时代赋予了他们如痴如癫的无上特权?到头来我只真实的看到每个作家笔下的人物都生活的提心吊胆,对美丑善恶的麻木不仁。
有人评价说王小波的文字像浓度极高的烧酒,入口立刻辛辣,稍不注意还会烧着喉咙”对于爱酒的我而言,却是极爽快的。但阿城不同,他的文字像温热的米酒,入口顺滑酱香,甘甜中透着一股子的酸味儿,让你在酒过三巡之后有一点细细的暖流通遍全身。此时的你仿佛一种似有若无的怅然若失,慢慢放下手中的杯子,恍惚间自己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某个秋天:老头下棋时的咔咔声、玩伴的嬉笑声、大人的呼喊声、叶子随风摆动的沙沙声…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也许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