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陈旧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到底
首先应具有坚持的精神,不放弃面对事物的挑战性。注重用自己的方式,通过尝试不同的策略或用自我激励的方法,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二,深思熟虑
做事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思考,才能采取行动。先定计划,力求精准,尽最大努力制定出与工作符合的标准。然后预测结果,再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花费足够的时间摸清情况后,才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第三,善于倾听
先不要着急显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听取每一个人的想法,并赞许别人的想法和信息,然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细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也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别人的想法。
第四,注重思维的灵活性
当遇到新的、准确、重要的信息时,即使该信息与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心相违背,我们也应该马上调整想法。这样会帮助我们可以看到全局,也可以看到重要的细节。把在同一时间得到的各种资料综合在一起,估计出可信度。还要借鉴一些不同的策略,当需要完成一些特殊任务时,会及时对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第五,善于学习,及时总结并提出和质疑问题
内在动机是开启终生学习的钥匙。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总是不断承担新项目和学习新技能。即使感觉可以确定一个主题的见解时,他们也决会不接收新信息,不改变他们的意见。他们把解决问题看作学习的机会,并在他们的生活中继续改进思维习惯。
每当他们完成了一个项目,他们就会进行回顾并思考从本次体验中学到了什么。真正的好奇心,不是仅回答了一个问题,而是应该驱动更深的思维。比如从别人已经满足的答案中发现问题,从知识中找差距。
第六,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有效利用其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我们理解新观念,注意到它们的相似之处和联系。比如你这样想:这使我想起……,这种模型看起来很像……用隐喻和类推的思法,可以帮助我们建构一个陌生的概念框架。
第七,注重沟通时的清晰和精确
模糊的语言反映出的是混乱思维。在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内容的结构及语言的解释和描述。学习语言表达,学习用类比和隐喻进行语言创作。
第八,通过所有感官收集数据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提高我们的思想,扩大我们对世界认识。比如喜欢看身边世界里神秘的事物,寻找解决它们的方法,并以寻找这些难题的答案为乐趣。养成寻找一些奇妙的或使人畏惧的事情的习惯,因为这些事件也许人的一生只能遇到一次。
第九,改变常规习惯,让生活有波纹
比如你可以在接待来访者时坐在平时不坐的那张椅子上;你可以放下你惯用的圆珠笔改用水笔写字;你还可以把午餐从三明治加汤改成意大利面条;洗澡的时候把淋浴改为坐浴;把平时看的电视频道换一换;交一些新朋友;换一家卖场购物;看一份平时不看的报纸;和妻子换一辆车开上一个礼拜;或是把车放在车库,乘公车去上班……因为这样一来新的点子就不会显得那么夸张和吓人,你就能更为大度地考量别人的意见,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
第十,参加和你无关的活动,会产生灵感火花。经常参加一些陌生的活动可以获得新的体验,从而让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变得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