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作者: 里拉说 | 来源:发表于2023-11-10 22:18 被阅读0次

进度:

1、本月第3本,理财系列已读26本(年度计划24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3年目前共计已阅读44本(计划50本)。


刚看了一半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机提示我要缴费了,于是就关了过来写日更了。

哈哈,又近一周没打开过电视,居然还会欠费不给看?很久很久没看到过这种提示了,还挺意外的!

我记得,以前也有手机短信提示后,过好多天我才想起来交的,似乎从没遇到过看着看着电视它居然不给看的~

涨见识了,难道广电发不起工资了吗?

不说这了,今天下大雨没去爬山,又在家看了一整天书,终于看完才想换下看看电视,一搜竟看到有这部片,就打开看了。

这本书,周中我看得好累,因为内容总感觉和现在的用语很多不一样,比如“我”,这里写作“吾”,且出现频率极高。

其他一些单词,也很多和现在的顺序不一样,总有俩字是反过来的,因此,我这强迫症看得过程真心难受。

不过今天看这100多页,倒是比前几天看的要感觉舒适许多。

因为,这部分极多在讲我们国家的诗、画、建筑、生活、语言、艺术等,和国外的区别,及定论,让我感到重新认识了我们这个种族。

首先,就是电视剧电影里外国人说的:“你们中国人很奸诈!”

原先,在商业领域里,我也觉得外国人的契约精神,好像是比我们国人的要高上不少的。而且他们做事确实比我们要直接,相比之下,我们弯弯绕多是事实。

但本书林语堂先生讲,这正说明了我们国人的聪明智慧,虽然也许牵强了点,但这样的一个社会,却能发展延续至今,难道不说明这个种族的厉害吗?

他还有一个例子,讲过往朝代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什么为了让你种植罂粟,不种的就要交“懒税”,是一种,还有“棺材税”是一种,以及其他各种。

我不知道,这算是当时的政府拉的下脸面设置这些税呢?还是真的能算我们比外国人“聪明”?

但当然啦,我们的聪明,还可以从“中庸之道”解说。

例如,虽贬义但却实实在在说明这一事实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固然是不好的寓意,但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我们国人应对事情时的解决之道。

负面的例证大概不能算,或可从生活里的处世之道分析。

比如,夫妻之间、长幼之间发生矛盾,一些电视剧里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官府决断,这类决断,通常可使男女、老幼双方均可接受。

倘在异国,也许就严格按照法理处置一方,而使一方得利。

中庸之道,在我们国家的疆域里,遍地如是。既有诗文的结构合理、又有人与自然之间的调和,商场、官场,亦如是。

只不过,外国人不懂得我们,因此,认为我们的社会风俗不可理喻。

提及这点,想起书里也提过一个例子,说一些中国通,来到中国,出入则坐轿车、饮食则洋餐厅、偶尔小酌也有高档会所,偶尔若在街上走,也极不适应本国人民的注视,只想快快逃离。

而这些所谓的“中国通”,回国后却大谈特谈对中国人民的看法,其实这是不对的。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深入到我国人民中去,又怎可能了解我们?更何谈“中国通”?!

我看到此才了解,为啥到现在很多外国人还对我们那么深的误解,认为我们很穷很邋遢很不文明,毕竟清朝都灭亡那么久了呀!

原来这些来过的异乡人都如此,何况那些没来过的人呢?

就算有了互联网,也难保他们不会只扩大我们的不好的方面吧。再者,即使不刻意做,教育文化也很重要,倘一直接受的就是我们很差的印象,或从一般大众都会认可自己国家来说,轻视别国就更不足怪了。

其次,文明的延续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不易也不易!

作者讲,和很多国家比,我们是已即将迈入老年行列的国家,我们的文明已延续太久,也是唯一一个即将不如老年的文明,因此,其他国家不理解我们,只能说是他们还没到岁数。

这里讲了很多关于语言、文字等的演化、发展进化。

我印象深的一点是,历来朝代都崇尚先辈。一开始“周”是后几代的方向标,后来“唐宋”又成为新的替代,但,后世崇尚繁华盛世的前朝,却是事实。

这就造成了,几乎每朝每代都会研究之前朝代鼎盛的文化、法规等文献,使我们的祖宗辈的精华逐步逐步沉淀下来,得以延续。

尊老、孝顺也是一个方面。作者说,因此在我们的国家,老,并不代表坏事;别国就不一定,老,也许意味着无力再对国家和家族或孩子提供助力,社会文化在发展、国家求发展,因而年轻人才是一切的主力军!

在我们这儿,很多世家大族的长辈,享受子孙们的尊敬,掌握家事的大权,连极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因着“尊老”也会因为媳妇的日渐衰老而渐渐握有家里的实权,而淡忘年轻时备受的欺凌~

这,大概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调和”。而这个思想,属于孔子。

印象很深,作者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积极派,老子的道家呢,则是消极派,而佛家,能传入中国,则刚好是因为它调和了以上两派。

很有意思,本书里的这些观点,在我,都是很新很难得的知识!

最后,说一下关于文化方面。

原来小说在古代是极不入流的一种文体,原来赋和骈体文,影响了诗人们重内在轻格式的传承。

原来,我以为辞藻华丽的那些赋和骈体文,正是难得的人才才可写出的,这是值得大大称赞的事情。

但本书说,这于我们诗文的发展其实弊大于利。

其次,讲到诗画一体,画上题诗,正因为关于画的考试,题目就是“诗”!我们的画,不像国外以追求线条和女性裸体为美,而重“意境”。

要表达一首诗,不单单在于表达,而在于呈现重点。这里面的“度”,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诗画一体,因此,很多诗能写的很好的诗人,通常也是大画家。

中国的诗、人、画,都大多是关于田园、高山、河流的,也即自然。我觉得讲的很对,感觉我们现代的很多人,还是喜欢乡村田野生活。

作者说,甚至很多人并不以回归田园为耻,反觉是“归心”,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好事而非坏事。

话剧和戏剧也提了,也对比了和国外的区别。

我记得这句——国外的话剧,属上流人士交际之用;我们的古代话剧戏曲则广受底层人民喜爱,并对于戏文里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古时,大家也从“听戏”(作者认为该是看戏)了解达官显贵家的生活和故事。

还提及,很有意思的是,听戏之人每每在开场前其实大多已对内容知之甚多,却还是对此事乐此不疲!总还会在表演者的一个转身或一段唱词之后,使劲鼓掌、喝彩!

作者还提到,外国人大多对我们的戏剧献唱音效不怎适应,解释说,这是他们不了解原因。

之所以唱戏配以锣鼓、唢呐等尖利刺耳声量极大的乐器,盖因为我们的戏曲多在闹市人多、各种叫卖声中表演,如过于柔和,则无法吸引人群~

作者也表示了疑问,现代戏曲多在现代建筑里进行表演,随着时间的流逝,竟还没有“进化”,也是怪哉!

“盖”,也是作者文中常用的一个字,哈哈,我在这里竟然都很流畅地说出来了!

本书其实是蛮有意思的,但是,阅读过程却也真的很拗口,不是非常感兴趣我写的这些内容的话,就不建议你们看了。

和之前看的那本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比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但若论内容,那就还是这本比较丰富多彩!

就这些,细细敷个面膜继续看我的电影去~刚搜了,我的优酷会员能看,嘿嘿。说到辜鸿铭,我觉得他把女人拿来比和茶壶茶杯比,实在不妥!

茶壶茶杯是物,他这样的学识,怎能把女人和物相比较?!不解、不解......

相关文章

  • 吾国与吾民

    前几周,说完了菊与刀,也算大致了解了日本文化和其民族。其实那期我并非细致深入的传达大和民族和其民族形态。我认为也着...

  • 吾国与吾民

    我写文,不是考究的学问研究,就是所想所悟。稚嫩,再所难免。 但只要用了真感情和认真思考,即可。 你看蒙田随笔录,并...

  • 吾国与吾民

    西方世界一直以来将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称为安全网,原意是杂技演员表演杂技时下面铺设的一层安全网,可以让杂技演员更加自...

  •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在西方的成名作,写于三四十年代,应该说当时的中国和国民还是写得深刻和犀利,即使放到今天读来,...

  • 吾民与吾国

    1 说起读博,他心里还是很想去的。 去年的现在,他在家准备过年,视频向城市里的小伙伴介绍房子后面的树林和一大片油菜...

  •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

  • 吾国吾民

  • 吾国吾民

    保持基层社会的宽松,使老百姓的权利得到更多保障”,使我们的基层社会在公平正义等领域的治理不输给外部世界? 任何时候...

  • 吾国与吾民清单

    吾国与吾民 001吾们把中华民族加以检讨,而描绘出他们的民族德行,有稳健,淳朴,忍耐,勤勉,节俭,和平,保守,可以...

  •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qk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