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是借用牧人驯牛的经过,以牛比心,以牧人喻修行者,来表现“调伏心意”的禅观修证过程,以及“以心为主”、“明心见性”、“悟后起修”、“顿悟渐修”、“理事双融”、“渐次圆满”的修证思想。
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十幅图和十首诗,生动表现十个境界:1.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2.初调(初步的训练与约束)3.受制(学会自我控制) 4.回首(反省与觉照)5.驯伏 6.无碍 7.任运 8.相忘 9.独照10.双泯
1、未牧1.未牧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2、初调2.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3、受制3.受制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4、回首4.回首
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5、驯伏5.驯伏
绿杨阴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来不须牵。
6、无碍6.无碍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7、任运7.任运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餐饿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8、相忘8.相忘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9、独照9.独照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10、双泯10.双泯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夜花芳草自丛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