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散文:老黄牛

作者: 乡土文化记录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16:28 被阅读0次

偌大的华北平原上,农耕文明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在农业机械普及之前,陪伴农民最多、做出贡献最大的,当属鲁西大黄牛了。2000年之前,家家户户依然离不开老黄牛,老黄牛可以帮助农民犁地、播种、拉庄稼、压麦场等,老黄牛的作用可谓是无所不在。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家总共养过两头老黄牛,第一头老黄牛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替我家干农活了,她年迈老实,干活踏实认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年秋天,家家户户把豆子或者玉米收割完之后,就要开始犁地了。我记得很清楚,犁地的时候,是需要两头老黄牛并排拉犁的。那时候村子里黄牛少,借不到其他老黄牛的时候,我的母亲便并排和老黄牛一块拉犁。那时候母亲很年轻,力气也很大,但始终抵不过一头成年黄牛的力气,所以,我家的老黄牛承担了大部分的劳动力。有一次,它累的出了大汗,身上毛儿都被汗液打湿了,一片一片的浸渍散落在牛背上,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的母亲心疼极了,她割了青草,从家里打了汤水,加了盐巴,挑过来喂老黄牛。过了很久,老黄牛终于站了起来,它吃了草,喝了汤,要等到它“倒沫”完毕,才放心让它继续在田里劳作。“倒沫”是鲁西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反刍,就是牛吃完食物后,食物会按顺序依次流经牛的4个胃室,而一部分食物会在进入重瓣胃之前,返回到它的口腔中,让牛再次进行咀嚼,这就是反刍现象,反刍可以让牛吃的更软,更细,更健康,反刍也是老黄牛吃完食物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父亲每次喂完老黄牛之后,他都会吩咐我去观察老黄牛反刍了没有,我观察的标准是它在不吃草的情况下出现咀嚼的状态,而且口中还要出现很多白沫,那就是牛在反刍了。

养牛是快乐的,我喜欢老黄牛的安静与沉着,无论是我牵着它,或者妹妹牵着它,它都不会逃跑。她喜欢吃青草,我就每天下午放学后割草给它吃。它喜欢喝加了盐巴的汤,我就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抓一把老盐撒进水筒里。到了二年级的时候,给老黄牛“捞草”成了我的工作,到四年级的时候,我就会给老黄牛拌草了。这时候,老黄牛也成了我最可靠,最忠实的伙伴。每年冬天,当寒冷与大雪封村的时候,没有小伙伴一起玩 ,我都会钻进牛棚里看望老黄牛,有时候给它支一个火盆、清理一下粪便、或者挠一下痒。它不会说话,但从眼睛里,我能读懂它善良的语言。

后来,老黄牛离开了,它因为太老了,干不动活儿了。老黄牛已经离开20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得它的样子,我时常会梦见老黄牛: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它在院子里躺着晒太阳,一边反刍,一边闭目养神。


相关文章

  • 乡土小散文四则

    乡土小散文四则 一:马齿苋 ...

  • 湖沟沿(散文)

    乡土散文:糊沟沿 2021-05-11 08:30 乡土散文:糊沟沿 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雨虽停了,到...

  • 老黄牛的传说(散文)

    一盏昏暗的油灯挂在老屋的泥墙上,爷爷用布满老茧子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我偎依在爷爷怀里,听爷爷给我讲老黄牛的传...

  • 荞面饺子

    荞面饺子(乡土散文) 李直 每逢碰触了记忆的开关,那么多凛冽的冬日便扑面而来。回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童年和少年时...

  • 2018-07-03

    荞面饺子(乡土散文) 李直 每逢碰触了记忆的开关,那么多凛冽的冬日便扑面而来。回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童年和少年时...

  • 乡土记忆的自由叙写——《立地镇》序

    乡土记忆的自由叙写 《立地镇》序 和 谷 乡土,应该是一个...

  • 乡土散文:记忆中的打谷场

    夏日里简直热闹极了!这热闹劲儿可以从六月持续到八月里。 夏日里的人儿也忙极了。大人们忙着在田里灌溉、收割;小孩儿们...

  • 乡土记忆

    流年静静地淌过,如流水。头脑中记得清晰展现的,是眼前那口清澈的鱼塘,环绕着低矮的、简朴的楼房。在冬日里,阳光缓缓地...

  • 记忆中的老黄牛

    在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农村已经包产到户有好几年了,家里就有了第一头老黄牛,它是一头母牛,两只大大的耳朵微微有些...

  • 品味

    品味 ——从城坊间、乡土人士系列之“品味” 火山 散文样书结集期间,一边写着乡土系列,一边及时更新样书的内容。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记忆散文:老黄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y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