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术,皆为工具。心善,则用之善。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琐事增加,虽然对事务的处理和分辨能力上升了,但是记性确实是有所下降。而手机自带的日历提醒功能又不知为何毫无作用。
蹲坑时在黑暗的隔间中,我突然回想起曾经有所了解并训练过的自我催眠,不妨一试?
首先,明确目的:在今天回家的时候,务必记得将纸放入书包并背回家。
然后,将触发条件和反应行为确定下来,越特殊化越明确越好。
例如,离开座椅虽然是回家的必做动作,但不具备特殊性。
所以我设定的触发是带着小车在大门口的场景。这个场景是我回家必然发生而且没有歧义的。
而反应动作是将蓝色的纸放入书包。
//虽然这个设定会让我在走到门口后又回去拿,略微耽误十几秒钟,但降低了忘记的风险。
最后,通过细化场景细节和特征来加强加深。
到此为止,我大抵完成了对一个简单事务的自我编程,效果确实有,但由于触发条件设置的不够清晰,而且不小心将纸作为了触发特征,这是我在细化细节时出现的。导致我看到纸的时候就触发我的动作,这种误触发可能导致迟钝和失效。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不够谨慎的性格。
而触发条件不够清晰(因为内心还是有所排斥“回头拿”这种效率不高的行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我在离开前就将纸放入了书包。
我记得加州旅馆有句歌词是
We are programmed to receive.
说得好像人是编好的程序一样,但又如何反驳呢?源码似乎就是DNA,这么简单。
就如这件事情本身,来源于人的一个特性:如果不是眼前的需求,就容易忽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