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我知彼---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以我知彼---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作者: Teresa_d693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21:23 被阅读0次

我们每次上课前都会打坐,常常有人说:“我人坐在那里,但是不够安静,脑子里有很多杂念。”其实,对于打坐,不是这样看待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在打坐的时候,你才有机会观察到自己脑袋里有多乱,心里有多烦,身体有多不舒服、多紧张。因为平时没有机会留意自己的状态,需要留意外在的东西太多,诸如领导、客户、合同、手机、电脑、贷款,等等。

我们打坐的时候,观察到的身、心、意的状态,绝大部分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基本状态。所以,以后不管是在家里喝豆汁,还是哪天去大饭店吃鲍鱼,重要的不是留意外在的环境,而是自己当下身、心、意的状态。

同样,作为病人,不管是得了感冒还是比较严重的病,重要的不是这个病名和病名背后的可怕投射,而是自己身、心、意的状态。这个状态决定了你是好转向愈,还是恶化加重,也决定了医师有多少空间、时间和资源来帮助你。

通过学中医,希望大家开始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二、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三、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觉、纠结和难过。

一旦对自己身心的运作规律越来越明晰,就知道怎么来调了。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你会觉察到身、心、意如何和这个环境交感、互换,当有形无形的东西进入你的身心,产生何种结果,你对这个过程会慢慢熟悉、了然于心。

这个时候你再看古书,就会很清楚,因为古代医书讲的就是这个。但如果你没有这些自我明晰的过程,你就看不懂。就像我不会游泳,所以不爱下水。你给我一本高阶的游泳书,我看了也不会懂,因为缺乏对于水的觉受和经验。

学中医要这么去学,不用太迷信书,要多感受自己。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地对自己有感受之后,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别人和周遭的变化了。

这个在《黄帝内经》里叫“以我知彼”。

以我知彼---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相关文章

  • 以我知彼

    读书笔记 10/365 书名:《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 作者: 李辛 主题:以我知彼 摘录...

  • 以我知彼---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我们每次上课前都会打坐,常常有人说:“我人坐在那里,但是不够安静,脑子里有很多杂念。”其实,对于打坐,不是这样看待...

  • 经典中医启蒙1

    经典中医启蒙1 2019-04-03 11:15:53 《经典中医启蒙》是李辛医师在2014年9月讲授中医启蒙课程...

  • 能量气场

    读书笔记 15/365 书名:《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和生活》 作者:李辛 主题:能量气场 摘录:...

  • 经典中医启蒙--李辛

    最近读李辛老师的书,经典中医启蒙,很感谢喜马拉雅的主播黛琴措的读播。 听完之后,感觉现代人不生病其实也很难。 为什...

  • 李辛:经典中医启蒙---学习用心摘录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或者关注一个明星,念念不忘。我们总是不停地看这个...

  • 古人的心态---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植物、矿物、山河大地,都是有灵魂的。《魔戒》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帮我们普及了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它让我们知道万物有...

  • 自适之道---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当我们急急忙忙问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稍微定定神、等一等、想一想,先不急着问和表达,很多时候也许答案是...

  • 感应与因缘和合---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中医常常说到“感应”两个字。 我们的心如果是躁躁急急的,那么在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交流交接中,就会感应到躁急的象,容易...

  • 说“势”

    读书笔记 Day 5/365 书名:《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和生活》 作者:李辛 主题:说“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我知彼---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k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