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寻喵
【日拱一卒第010篇】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小孩在家上学的短视频,可能由于她基本上在学习方面不用我们家长做什么督促,能自己计划和安排学习,比较主动和自律,有不少朋友后来问我,你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她的?
说来有点汗颜,我们都不是儿童教育领域专业的人,平时用在孩子学习上的时间不算太多。开句玩笑话,可能连书本学到哪一页都不太清楚。
由于朋友们问,我后来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觉得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质之外,从以身作以及行动力的角度,能讲出答案一二。
001 行动力可以耳濡目染,并有群体效应。
为了养成每天适量运动的习惯,一个多月前我发起了一个每天3公里的运动微社群。孩子跟着我一起参与了进来,并在坚持。而且,一群人坚持运动和日打卡,也体现了群体影响对于行动力的积极作用。
002 行动力需要以身作则,讲大道理不如来亲身行动示范。
我有看书的习惯,疫情时期宅在家里看得更多一些。看书时我会和她讲,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对我有什么帮助以及多阅读的好处,都用真实发生的事情来讲,她点点头好象听进去了,后来发现她也会用阅读来度过闲暇时光。
还比如做计划,我和她说,做事像说话一样,逻辑思维重要(提前简单科普一下《金字塔原理》的逻辑架构),先做计划,先讲重点,要比一股脑扑上去就做的效果好很多,再来几个示例。后来发现她会制作自己的课表,学习计划,读书/借书计划等等。
003 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能否以身作则,对于团队的执行力,也至关重要。
Franklin Covey 公司曾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执行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本身。
我们给员工讲规则,要勤奋不能迟到,自己却很晚到公司。我们给员工讲做事要严谨、慎重,自己处理问题却很随便,缺少制度依托。
工作上什么是剽悍的执行力?上面有执行型的领导,下面才会有执行型的员工。
004 换个角度的以身作则对行动力也会有负面影响。
比如,如果大家平时用手机太多,当着孩子的面打手机游戏,那么孩子对电子产品和游戏的依赖,就不仅是由于缺少约束的教育,更有可能是平日的耳濡目染和“学习”。
比如,领导很少及时去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总爱听好听的,怕失败总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属就有可能只给你讲好听的,面对批评和建议第一时间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面对失败和挫折也缺少韧性和创新精神。
以身作则,对行动力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我还在践行,有很多不足。
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大量的案例,我们会有更多的体会。
那么,还不更好地行动起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