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种草这本书很久了,尤其是书名,翻译的太吸引人了,看到书名总有让人读一读的冲动。然而翻开内容,也不过是通俗心理学的内容,书中的内容不是很多,通过青年与哲学家的对话故事性的表达要表达的内容,可读性很强。但是如果读过比较多的灵修和心理学书籍,这本书翻翻就可以了。
这一类的书籍总结起来也不过是几句话;接纳自己,自己做选择,活在当下。这本书是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的,主要表达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认知上的阻碍,以及如何突破。自我认知和心里剖析方面讲的略多,突破方面讲的略少。书中有几个观点很有意思,之前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但是在这本书里被写的比较详细。
云淡风轻下决心“不改变”
作者认为不幸的原因是自己选择的,即使找到不幸的原因也没有用,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因为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看到这个说法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读下去却有了新的认知,隐约有些赞同。
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是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轻松吧!
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是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人的大脑也是有惯性的,顺着惯性生活必然更加舒适,做出改变需要勇气,也需要消耗能量了。所以,更多的人一边不满足与现状,一边给自己灌输着舒适、不改变的意识。说自己下决心不改变,听起来荒谬,细想起来却是很真实。
包容豁达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作者认为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是不同的,自卑感是事情无法达成理想的感受,而自卑情结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作者认为自卑是一种捏造出来的情绪,是自己选择自卑这种状态,也是自己选择自卑这种状态,而事实上很多借口和自卑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自卑情结往往是给自己不够努力、不想改变现状找的理由。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为自我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时间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不生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硕果累累怕被讨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烦恼的来源,也往往是自卑感的来源,也容易带来自卑情结。对,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也容易成为借口,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阻碍。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作者比较注重目的性,在这方面,个人而言还是很认同的。每个人生下来之后的意义都是自己定义的,不断的寻找,不断的变化。目的是为了实现意义,而基本上没有人是为了别人而活的,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即使有人让自己特备在意,也只是在意而已。
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生活,更不是为了满足很多人的期待而生活。况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根本不可能完全满足,那么,何必为难自己?被讨厌了,那就讨厌好了,向着目前前进就好,那些讨厌你的人,终究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段风景,也只是风景而已。
有被讨厌的勇气,向着自己的目标出发,去向想到达的地方。
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