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读和写的故事----《文心》读书笔记(4)

读和写的故事----《文心》读书笔记(4)

作者: 诗酒花茶仗剑走天涯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08:18 被阅读459次

    文177若初

    知识点(八):印象的描写

    每个写字的人都会想走出去看看,所见所闻所感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1)如果只是平平板板的记叙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就是通常的“记叙”,好比是画了一张路线图。若是依着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画笔作一副画一般,就称作“印象的描写”。

    印象原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就是从外界事物受到的感觉形象,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

    “记叙”和“描写”对于读者的影响也很不同,人家看了你的路线图,至多知道你到过哪里,看见过什么。但是,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觉到你所感觉的,不用你再解释说明,一切都从画面上可以直接感受到。

    所以,“描写”比“记叙”具有远胜的感染力。

    (2)不要只是用空洞的形容词,要把具体的感受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

    我们在不懂得描写时,常用“美丽”“有趣”“悲痛”这些形容词一笔带过,但一个词只是空洞的形容,同样没什么感染力,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有趣,怎样悲痛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人家才会感觉到“美丽”“有趣”“悲痛”。

    注意随时随地观察,收得真实的印象,用做描写的素材。

    (3)截取一段来着手,叫做“部分的描写”,大概印象的描写同时须是部分的描写。

    就说游记,若是无一遗漏,从出门写到回家,就难免有若干部分只是平平板板的记叙。


    假期里枚叔带着乐华和大文去登山,看到沿途的美景,两个中学生就有了回去写游记的想法,枚叔就机给他们讲了记叙和描写的不同。

    我从前出去玩儿回来偶尔也会写游记,现在看来几乎都是平板的记叙,果真只是在画'路线图',以后要学着画'风景画'咯。

    知识点(九):读的功夫

    有些书不能只用眼和心的功夫,还需用上口和耳,上学时候的语文和英语,都需要读出来。平日的读书也该有个规则,语调的高低强弱,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文字所含的感觉有关,每个人不同的读法读出来感觉又会不一样。


    暑假孩子们去山上的庙里看望他们的国文老师王仰之先生,老远就听见先生在大声的朗读,且是他们学过的课文,就此又有了这节关于“读”的功夫的课。

    书里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一段话用升调降调读,不同的部分加强读,读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这些离开了学校的人,现在几乎很少会开口朗读什么文章了,只是用了眼与心,即使是在阅读好的诗歌与散文的时候。

    有机会可以尝试用上感情,升降调,加强等读的功夫去朗读一篇你喜欢的诗歌或者散文,感受文字的那种韵律美,和文字内在的感情。

    知识点(十):古书与国学   对待思想和学术不能只凭主观的爱憎,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还他个本来面目。

    现代的人该不该热衷于读古书呢?“国学”这个名词是否不妥?

    “国学”这含混的称谓里包藏着不少珍贵的意味,亲近它的人都可以从那里拾一点宝贝回去,总体给人高大上又很玄妙深奥的印象,其实最本质的解释就是我们本国的学问。

    把本国的东西看得特别了不得,抱着神秘的崇奉观念,或者另一个极端,把古书看做“骸骨”,敬而远之。

    对待思想和学术不能只凭主观的爱憎,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还他个本来面目,要考究出思想学术和时代、社会的关联;它因何发生,又因何衰落。这样得来的才是真实的知识,对于我们的思想、行为才最有用处。

    在这样的研究态度下,古书就和现代的论文、专著一样是有用的材料,而并不是什么骸骨。


    这段内容是高年级的学生在黑板报上批判国学会对古书的崇奉,走了另一个极端,把古书和国学都看做了骸骨,在校园里引发了一场极大的风波。针对孩子们的讨论,王仰之先生给出了他对于国学和古文的看法,批判,考究,关联,得出真实的知识,对我们思想和行为有用的知识,

    这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对于国学的非常合理的认识,那个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普通大众对于古书和国学的反感,和今天这个过度浸染西方文明的现代社会,强烈需求国学回归的时代,其实都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清醒中立的认识和思考,不过度崇奉,也不盲目排斥,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让知识为我所用才最重要。

    (无戒365训练营第137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和写的故事----《文心》读书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os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