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旁听了一节小学的趣味数学课,其中有讲到两道例题,一个是经典的煮鸡蛋问题,还有一个是关于排队问题。
趣味数学,老师一再强调要打破传统数学思维模式,开拓思维,打破思维定式,大胆创新。但是,我认为如果真的是所谓的拒绝思维定式,那为什么还会有答案呢?所有有答案的题目难道不需要一定的思考方法吗?
趣味数学的思维方式难道就不是思维定式吗?凭什么一直以来的大家都被培养过,并具有了的思考方式被定义为“死板”和“不灵活”,难道它的普遍存在不是因为它更贴近生活,很符合实际,更加适合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吗?那些所谓的需要摆脱这种思维的案例,毕竟只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
前面提到的煮鸡蛋问题,一个鸡蛋需要煮5分钟,10个鸡蛋需要几分钟?趣味数学答案是5分钟,可万一锅小,一次煮不了10个鸡蛋呢?这本身就需要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再有,8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明前面4个小朋友,问小明后面几个小朋友?普遍思维说4个,趣味数学说3个,脑筋急转弯说4个,因为小明是老师。不管哪种,其实都具有它本身的思考定式。再比如前些时候很火的【史上最囧挑战】里面无非也就是摇摇手机,颠倒,覆盖,点题目之类的,它也是一种定向培养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认为,并不能凭借这种评价机制来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歧视,不能因为它普遍就选择忽视,而去汲汲于那些少数的,认为它珍贵,我们应该很冷静,理智对待各种思维方法,它们有各自的趣味,并且对完善我们固有的思维方法是很有帮助的,但我们不可以本末倒置,丢弃我们原有的,一味追求这种并不太贴合实际的东西。
新增:但是最近我想通了,不能说这种思维训练不切实际。也许应该这么理解,一种思维方式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而我们所普遍拥有的,适合于基本生活的需要。当有更高的需求时,在某种高度和层面上会出现另一些问题。而这些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触的,因此解决它们的责任也就落在了少数人身上。
每一类问题都有适合它的特定的思索方式,就如同科研思维。前人无数次摸索,最后总结,按照一定的,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寻找,更有可能找到答案。其他道路同样可能到达答案,或许一步惊喜,或许漫漫无期。这是一种选择,在这种选择中又蕴含着规律的总结和运用。所以,这其实还是十分有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