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法本

作者: 雪堂_幸福猪 | 来源:发表于2022-12-26 00:05 被阅读0次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理解第三十九章,先给大家讲一下“一”,“一”就是统一的意思。你从概念上可以把它看作就是道,但是从它内部结构上你要知道,它既然是一,它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相合,由阴阳两个方面所构成的,在哲学上我们就把它叫做统一。

“昔之得一者”,说以前得到一的,万物万事也罢,人也罢,得到这个道的,懂得统一的,“天得一以清”,天也有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天的运动变化。它在运动中平衡,所以它才能清澈清明。“地得一以宁”,大地也是一样,有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大地的宁静祥和。

“神得一以灵”,神我们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也包括人在内,就是人和神得到了道,他才有灵气。“谷得一以盈”,山谷得到了道之后按照道去运动,所以它才能够充盈。“万物得一以生”,万事万物都是因为道才能够存在,有生命的东西因为道才能生长。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就是说你做这个侯王,你只有得道、按照道去做,你才能够成为天下的正位。

下面又从反面来讲,“其致之”,推而广之。“天无以清将恐裂”,裂是分裂、裂开。如果天没有道,没有阴阳的平衡和统一,它恐怕早都裂掉了。“地无以宁将恐发”,这个“发”读音为废。大地得不到阴阳的作用,没有形成在运动中平衡的,早都被废掉了。

“神无以灵将恐歇”,神也罢,人也罢,得不到这个“一”,没有按照这个道去做,没有阴阳两者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枯竭、废掉。“谷无以盈将恐竭”,谷如果没有一,得不到一,没有这个道它就不会充盈,恐怕就衰竭了。“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万事万物恐怕早就都已经灭绝了。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因为侯王得到了一,得到了道,才能够正,才能够贞,才能够真正有高贵的位置。意思就是说对于侯王来讲,如果无道的话,就不会有现在所谓的这种高贵的位置。“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没有国家的人民,也就是很多人眼中所谓的贱民,哪来的你高贵的身份和位置,他们才是国家的根本!高位也是以稳固的基础为根本的“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就是常常忘记历史的教训。

所以懂这个道理的侯王要时刻把“孤、寡、不谷”挂在嘴边,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了上述的历史教训,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就会吃不上饭饿死。“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不是这样吗?就是这样。“故致数舆无舆”,“舆”就是车。你老数零件,你看不见整车,你不能把零件都当作车,但是没有这些零件,没有这车轮、车轴,就无所谓成为车。

“不欲琭琭如玉”,“琭琭”就是华美的意思,不必让自己那么华美如玉,这只是外表,而应该怎么样?“珞珞如石”,就像坚硬的石头一样。为什么?石头能铺路,这以下为基嘛。你按照这个东西来要求自己,把自己当成坚硬的石头,你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多的便利。这样善于处下,坚硬坚持,才是有道的表现。

雪堂书屋

雪堂-儒家国学经典雪堂-道家国学经典 | 幸福猪-读书笔记 | 幸福猪-随笔

幸福猪-会员通道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法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

  • 这个事,我还真不知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最后一句总结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章王弼本和傅奕本,帛书本,郭店本整章前...

  • 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 180319读《中庸》三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庸者,自然也! 每次读《大学》《中庸》,总有一种读《道德经...

  • 水润读书笔札丨第十七篇(老子 道家思想 经济哲思)

    四、《道德经》中的经济哲思。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哲学灵魂: 无为而无不为,万...

  • 百字瞻瞻47: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 第二十...

  • 道之悟与悟之道

    文图/李根勇 老子李耳一部《道德经》,逍遥幽谷行。巜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

  • 老子箴言(二)

    《道德经》大道篇: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5章 有物...

  • 致虚极

    本文摘自任法融道长注解的《道德经释义》,上午学习任法融道长的“道德经”注解,觉得很好,所以分享给大家。记得...

  • 从《道德经》中看“道”

    从《道德经》中看“道” 《道德经》涵盖世间及出世间法,引领人迈向解脱之道。 《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不是世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法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w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