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是特劳特的经典著作,被大众誉为营销类的“第三次市场革命”。书中把对产品的营销策略与人的心智特征联系起来。提到的“二元法则”指出: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在一个领域内只能给两个品牌留下位置。而定位的关键就是找到产品在人们心智中已有的认知,把它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认知,找到认知空位,再把产品定位到这些认识空位中去。
几点思考
一、学会找到产品梯队中的空档。每个公司都想作为同行业中的第一,但对于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大部分市场都被大型企业霸占了。这时就需要重新定位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尺寸、与优质产品关联、时段。但不要并力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一定要选择一个方向切入,不能与一个拥有强大、稳固市场地位的公司直接抗衡,避免与他们的红海市场发生冲突,而是要从侧面、下面或者上面等其他方面绕过去,寻找蓝海市场。
二、要考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越大,产品潜在销量就越大,这个产品就更容易推广,企业就容易生存。找优质产品或者定位产品就要找大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面。第一步要弄清楚潜在顾客的心智,第二步要选择好的方式,重新定位竞争,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和缺陷,顾客在心智中建立起新的品牌。定位的关键是潜在顾客的心智。
三、一定要做到同类产品的前两名。目前,信息社会给我们造成了选择迷茫或说是选择焦虑,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产品、公司,网络上闹哄哄的营销声音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目前是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在这个信息传播的丛林中,要想得到收获,只能有所选择,减少目标。而人的心智就像是一道屏障,对信息进行筛选,并将大部分信息拒之门外。一般来说,人们只会接受进入心智的前两个品牌。
四、保持头脑足够开放。思维定式是成功定位的障碍,我们要保持头脑的极度开放和思维的灵活性,而不是固执己见、眼界狭窄,要时刻注意拥抱新的事物,不断改变自己的观点来适应现实世界。要目光长远,看清有效因素和无效因素的区别,分辨哪些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哪些又是大势所趋。要有耐心,选好的正确的方向后,静待机会来临,然后迅速采取行动。要有勇气,在竞争对手抓住机会之前抢占先机,在别人驻足观望时仍然全力以赴。要客观、简单,用简单的语言、直接的方式表达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