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放弃了考研

作者: 玩悟上志聊生涯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22:01 被阅读377次


    这是玩悟上志的第2篇原创文章

    写在开头的话:

    我在做咨询的时候,最棘手的就是来访者只知道他/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工作,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就陷入了迷茫。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悦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同时也是幸运的人!因为生涯规划技术的出现,我们开始学着与自己对话,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文末有福利)


    2012年3月23日,我将一封很正式的电子邮件发给了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放弃考研。20多年来,我在父母的安排下不断变的优秀,而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违背他们意愿做出的重大决定。在此之前,我从中学“醒事”开始,就很努力地学习,是班上的好学生,也是亲朋好友心目中的“乖孩子”,按照父母的安排,我应该成为研究生,然后以研究生的身份在社会上寻求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回A城市发展。

    大家一定很好奇是什么让我突然有了勇气,变得“叛逆”了?因为一段刻苦铭心的感情。一直以来支撑着自己的前行的动力一下子土崩瓦解,我的生活突然没有了重心,也没了方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整过后,我惊讶于一件事情:自己曾经看重的荣誉,如成绩,排名,突然之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开始反思:一直苦苦追求成为优等生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父母想要的?

    我思考后的答案是:我想要变得优秀,但我却并不享受学习的过程,只是为了结果而努力。当无法达到那个结果时,我是痛苦的;而达到目标过后,我会想如何在下一次变得更好,于是我进入了be good,then more的自虐模式。即便如此,大学前三年,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然达不到理想的高度。

    或许是因为这个过程太过于痛苦,也或许是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告诉我,我不适合这个专业。但尴尬的是,我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我能够做什么。于是,我选择了就业,放弃了考研。逻辑是:与其用3年的时间去做自己不喜欢的研究,不如去适应社会,同时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从事的仍然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我想在实践中(工作)再检验一次,是自己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还是因为做不好而有挫败感?3年过去了,我发现自己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兴趣,本可以更深入地去研究原理,我却只做到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就不再深究。

    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幸运的是,在我工作快要三年的时候,有幸结缘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著。然后我就被“点燃”了,同是工科出身的古典老师创建了新精英生涯,我理解他的理想,因为他的理想就是让更多像我这样迷茫的孩子找到归途。这个归途不是其他,就是内心的声音——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如果重回大学站在考研还是工作的十字路口,并假设我已经掌握了生涯规划的知识,我会这么来做:

    首先我会立即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的方法是:三点一线(见下图)。请您想象一下,当我们射击的时候(在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眼睛、瞄准器以及目标三点必须在一条线上才能击中目标。

    我们的视野决定了我们能够看见多少个目标,但最终让我们做出选择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这里,我们可以把目标理解成价值观的外显。例如:一个成就感来自权利、影响力的人,他的目标往往是升职和掌权。而瞄准器就像我们的能力:在我们能看到的目标中,我们有能力实现哪些。最后,眼睛就是我们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点一线 图

    用通俗的话说,兴趣:我想做什么;能力:我能做什么;价值:我想从做的事情中得到什么。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发现兴趣

    这里介绍一个检测兴趣的好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它将人的特质分为6种,具体如下图所示。

    霍兰德职业测评

    根据测试结果,我发现我是SIE型(I跟E分数一样,排第2位)。在我心中,大学四年我最宝贵的财富是那两三好友,而不是我的绩点,可见我是多么地在意人际关系。既然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可以考虑找和人互动更多的工作。

    下图是霍兰德测试所对应的职业选择,在纵坐标上,往上就是与人互动性强的工作,向下则是做事的工作;而在横坐标上,往左则是具体的事情;往右则更偏向于理念。于是我的坐标就定位到了助人的这个象限,我可以选择的职业是:咨询和心理学。而事实上我确实很喜欢心理学。

    测评对应的职业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包括霍兰德在内的所有测评的测试结果都只能作为参考,真正了解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乐在其中,时间飞逝;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充满好奇,想方设法去了解深挖。

    所以,如果一个事情让我们“心”动,那么它就是我们的兴趣;如果一个事情让我们从“心动”到“行动”,那就是很强烈的兴趣了。

    梳理能力

    接下来是梳理自己的能力,这里我介绍一个很管用的方法:STAR成就事件法。

    Situation:描述这个事件的背景。

    Task:当时是做了什么事情,或者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Action:我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在这个任务中贡献了什么能力/价值。

    Result:最终结果怎么样?

    于是我回忆了一下: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过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营,当时因为长得最高成为了队长(Situation)。一次PPT做成果展示(Task),当时演示厅的电脑不知是年久失修还是出了什么状况,我们所有人的U盘插上去都不能用,其它组的队员被迫不用PPT进行演示,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但是我在前一天晚上特意备份了网络U盘,就是怕读不出U盘把一晚上的劳动成果都白费了(Action),然后我很淡定地上校园网把我们队的PPT下载了下来,最终获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Result)。从这个成就事件中,我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做事有计划,考虑全面,准备充分。

    通过这个方法,我梳理出自己的能力有:亲和力,善于倾听和表达(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好是做咨询所必备的能力。

    挖掘价值观

    当然,成就事件同样可以挖掘出我们的价值观,在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后面再加个Feel(感觉)就行了。

    比如在上面的成就事件中,很多人都觉得我很牛逼,连这种意外情况都能想到!当时那感觉也是没谁了(啥意思请自行百度)!回过头来看,其实我在意的就是他人认可,这就是我的价值观。再比如,那次素质拓展训练营中我认识的一些同学,后来也成为了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我看来真的赚大了!从这个想法中我又挖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我的价值观。

    经过充分地自我挖掘,我总结出自己最在意的价值包括:他人认可,人际关系,薪酬待遇以及独立性。职业生涯规划师这个职业做到资深以后就能够带来以上价值,这也是我不断尝试和践行生涯规划的根本动力。


    PS:成就事件法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小孩子的自信心,每周花上15分钟的时间让小孩子回忆一下这一周有什么事情让他觉得特别开心?或者他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棒?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拿成人对成就的理解来要求小孩子,小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和法则;不管在您看来是多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只需要夸他,认同他就好了。小孩子会在这样的认同中强化寻找成就事件的习惯,从而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认同。


    当梳理完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以后,我确信、我喜欢、我能够成为一名生涯规划师。或许现在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个职业,但是我确信,当您了解以后您会认同也会信任这样的一群人,相信他们能够与您一同解决您的困惑,帮助您变得更好。

    文末总结:兴趣、能力、价值是职业定位中的三个重要的维度,适用于大学生了解自己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注:本文所有的图片均来源和改编于北京“新精英生涯”。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新精英出品)链接:www.xjy.cn/ceping/a/3#main


    文末福利:我会从打赏本文的读者中随机抽取5名赠送一次免费咨询的机会,且免费咨询可转送他人。获奖名单我会在下篇文章中进行公布,欢迎关注和留言。

    我的个人微信号cky978802272,如果您对生涯感兴趣或者有生涯困惑需要解决,请加我好友,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关和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放弃了考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y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