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在家主要是批改作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9月7日就给南院学生布置第一次作业,10月19日则是给北院学生布置第一次作业,也就是要求他们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事件。时间跨度很长,可以从打记事起,也可以是近期见闻……只要是难以忘怀的场面或故事皆可,写出来的文字首先要能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或“双十一张友文”。这道作文题还是受惠于教写作课的张德华老师。大学时期的一些老师名字至今已记不清了,而这位张老师让我终身不忘。张老师很胖,总是一脸笑意。他对我们说“同学们要有一门看家本领”让我记忆犹深。所谓“看家本领”,他举例说有人书法很好,别人都不如他;有同学英语棒,别人赶不上他……
他还在课堂上不点名地表扬了我,让我写作信心倍增。他说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胯子闪闪神”,这样的口语就非常活泼;他的笔下有许多闲笔……写作课结束后,他还特地把我引荐给晓苏老师。
如今我给学生布置作业,也是传承张老师的衣钵。当时我还在想,张老师是不是受鲁迅的《一件小事》的影响,这道写作题既好写又不好写。好写是指选材广泛,不好写在于“难以忘怀”,毕竟类似的写作太多了。这道作文题更大的好处是不可能抄袭,正好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要求他们两个月之内完成,不超过三千字,不少于一千五百字。北院有一个同学在我布置作业的第二天就发短信与我,说作业完成了,怎么交到我手中。闻之一惊,也一喜。等到第三天去上课时,一下子就收到了十几份作业。为此,我就寻思为何南北两院的学生区别这么大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0309/923515bc8db5a26e.png)
有的学生交作业后还特地提醒我要看他(她)的作业。为了不让他(她)失望,不打消其写作的积极性,我马上从作业堆中找出《一杯流着热泪的冰茶》来细读,然后回答说情感细腻,很感人!今天再次细读,发现此作的确不错,仅仅题目就十分抢眼,《一杯流着热泪的冰茶》中“热”与“冷”两字形成一股张力。我看后再次回答他(她)说,有慧根,基础好,坚持写作,但是不要以此为业,毕竟“从之者成亿,成之者无几”。如果想在写作上闯出一条路来,是需要具备多种因素。有的人并不是写得不好,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具备。如果缺乏伯乐,用时髦话语来说,没有平台来展示,也是白搭,而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平台来推送(发表)自己的作品,也是有难度的。我写作这么久,深有体味。在众声喧哗的当下,在自媒体流行的今天,写作出人头地相当难,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不可为,没有强健的体魄也不能胜任。如果把写作当作业余爱好倒是可以的,那将受益终生,远比打麻将受用。
我还发现南院的学生写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偏多。在这个特殊时期,好几个在家学着做饭或者外出打工,而北院的学生则是天马行空,有的甚至写出了自己自杀的经历。有学生写亲人离去,寸断肚肠的场景直击人心深处,还有忏悔之意。我以为都不错,都写出了各自心灵的蜕变与成长。
从这些作业中,我读出年轻人成长的欢乐与痛苦。读他们的文字,仿佛正在与这群活力四射的学生进行对话,收获良多,看来这个周末没有白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