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觉起来后把手机闹钟又调回到老时间。昨夜22时就睡了,今早6时半才起床,也就是说“双十一张友文”比平时多睡了100分钟。我虽然多睡100分钟,和少睡100分钟没有什么区别。我倒是认为多睡的话纯粹浪费生命。家乡松滋有句老话:“猪睡长肉、人睡享福”。小时觉得这话是真理,如今才知此话是错误的。睡觉适可而止,睡得过多或过少皆对身体不利,尤其是熬夜,堪称慢性自杀。
为何多睡100分钟呢?是因为体检需要,这完全是心理使然,我总担心睡得太少影响各项指标。我的几个学生想从军,想法都因为某种酶偏高而流产。这些热血男儿如果能在军营中磨炼几年,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有些国家规定男儿达到一定年龄必须服兵役,可是我们国家人口太多,想当兵还没有机会呢。我以为大学生服兵役后重返校园,学习劲头会更足,会更加珍惜校园时光,毕竟他们经历了生活的磨难,知晓了学习的重要性。我总以为顺利的人生不值得过,只有历经坎坷,才算尝遍人生百味。不少家长生怕孩子吃苦,孩子还小时,竟然不让他们做家务;孩子长大了又不允许他们当兵,这种观念实际上害了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父母应该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阻止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体检排队时,在手机上读毕淑敏的《西藏,面冰十年》,看了50多页。书中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女兵也背着70多斤的重物“拉练”,步行100华里,差点死在雪地里,如果不是“收容队”队长回头寻她们。这一故事读来都心颤,更别说身临其境。我还在想,如果那些寻短见的学生在白雪皑皑的西藏这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就不会提前谢世了。退后一步,如果他们能细读《西藏,面冰十年》,他们的心灵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洗礼,做傻事的机率也会少得多,因为文学能给人力量、信心和鼓舞。这么一想,我便将此电子书发到我的学生群中,希望他们从中受益。
昨天夜里就想好了今天的读书计划。另外,还带了一本《读书》,担心读完《西藏,面冰十年》后时间不好打发。体检完后才知《读书》白带了,一页都没来得及翻。早晨出门时,特地把武汉通(乘车卡)带在身上,觉得此物件十分重要,哪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到了公共汽车站才知还有比该物件更重要的东西,即口罩。本来我把时间安排得较为紧凑,因为7时半开始体检,6时半从家中出门刚刚好,没想到口罩要我多跑路且多费时,大清早上哪儿买口罩呢?只得骑上共享单车返家取口罩,真是费时且费钱。
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坐过一次火车,也坐过一次地铁,就是没有坐过公共汽车。如今乘公共汽车的人少了,往年这个时段车上十分拥挤。到了医院门口,看到残疾人在乞讨,他们有意露(卖)惨,实际上并不智慧,聪明之举是穿得干干净净后或表演节目或逗路人高兴,听说国外乞丐就是这么讨钱的。体检结束后,发现医院门口又多了几个算命先生。他们安静地坐着,面目安祥,只等愿者上钩。如果时间允许,我也会抽上一签,不是为了算命,而是为了充实武汉日记。为何医院门口的算命先生多呢?如果没说错,他们是在揣摩病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
因为疫情,今年体检比往年晚半年,“好饭不怕晚”——并非坏事,譬如就增加了一个新项目,那就是“单次多层CT平扫(胸部及心脏)”。B超排队53号,往年哪怕是6时半开始排队,也不会有如此小号,都是100号之外,原来网上预约着实便捷、省时。等到所有项目搞完,就到了中餐时分。10时半就完工了,的确不可思议。为了做CT,还要跑到另一幢楼去,且往返数次,费时不少,最终还是节省了一个多小时。医院的早餐简单,一小碗稀饭、一个鸡蛋、一个花卷,我吃得干干净净,那碗像狗狗舔过一样。可是有一些人将花卷丢弃,着实可惜。窃以为,如果吃不进,完全可以带回家。一旁收拾残渣剩食的阿姨跟我的想法一样,也觉得浪费。如今从上到下都提倡节约,可是这些漂亮的花卷,甚至还有稀饭都没动或没吃完,当场倒掉——造孽,真是折损自己福分。那个阿姨说,这些食物只能由体检者自己带走,我不能带回家;如果我拿回家,人家就有话说了。
医院条件越来越好,硬件设施没有话说:譬如在8号楼做CT,不必再去那幢楼取胶片,在交体检表处输入体检号立等可取。当下,科技在进步,GDP也在突飞猛进,可是部分国人的素质却没有与时俱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