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在云台最美,西边有运河,中间有大家庭,东边有电影,更东边还有学校和姥姥家。
1976年的大年初一,正值一年中人们最期盼的节日——春节,家里人互相道一声“过年好!”街坊邻居挨家串门拜年,就在这忙碌一天的热闹后,我就在那一天的亥时来到云台张家。中国农村地区总是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即便到了2020年一些思想保守的人依然是持有此观念,我却幸运的降临在一个平等对待男女的家庭里。听妈妈说爷爷高兴极了,正月初一迎来第四个孙女,相比大家庭里的男孩,女少则为贵,我们不同年龄段的姐妹四人成了家里受宠儿。改革开放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凡有劳动能力的基本都是下地干活,积极性高涨。家里的劳动力共同协作,我们几个女孩不算其中。我记事时候,大姐上学上班,二姐身体不好能保证自己好好的就行,三姐大我三四岁,我就跟着奶奶在家。他们忙忙碌碌的为家庭做着努力,爷爷退休后没闲着,做生意为家里赚钱,父辈们大爷和爸爸在外工作,二大爷、三大爷大队里的干部忙着他们的事。生活就是不断的奋斗,全家人在爷爷带领下创造着新生活,我成长在一个和睦有爱的家庭,一个让自己童年可以无忧无虑过着,至今热爱我家里的每一个,无论是现在的还是离开的,每一个。
看着家里就像演电影一样的人生,从小就习惯了人多热闹,几十口人的演绎着家庭剧,一幕幕儿时的家庭集体生活也是如今很少见到的景象。
然而小时候的我少言寡语,说话轻声,一般我自己都听不见,别人更难。但是我却喜欢看电影,总是好奇那块白色方布上怎么会有光就能出现人和景?一盘带子转动着之后要换一盘继续再播放,那人和景怎么印在里面的?还有声音用扩音机就能听到那里面人说的话?带着神秘感每放映电影我都不会错过。
听妈妈讲小时候的故事,我是太爱看电影了,夏季农忙以后,妈妈累了不想带我去看电影,她谎说自己头疼不能去了。当夜幕渐渐落下时,妈妈拿着小板凳,手里牵着我,走出二道院的门楼时候,看到赤脚医生大嫂子背着红医员药箱刚到我家前院的坡上,问她给谁看病?她疑惑着问“老婶您去哪?英不是说您头疼吗?”妈妈这才恍然领悟,诓我编个谎话不去看电影,结果我去南边大嫂子家里找了医生给她医治一下。两个大人都笑了,原来这么小的孩子不能骗,她当真给你找医生看病,就为了能赶紧实现自己的小愿望啊。
妈领着我,提着小马扎走着去大队那边看电影了。那一年,三岁多。
后来有了弟弟,妈妈带着我俩去看电影就是带着铺地上的油毡布,带着炒瓜子,边看边给我嗑瓜子塞在嘴里,有时候看入神了,竟然把瓜子仁往鼻子里送。我是属于电影迷,后来是电视迷,然后说电脑和手机控,看电影的精神总是认认真真,白天还在回忆那电影里的各种故事和情节,还有许多疑问,自己也幻想。
80年代的电影太多了,我能记得看过的有不少。生活片《咱们的牛百岁》、《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锅碗瓢盆交响曲》、,感觉都是农村题材的,也很搞笑。故事片武打电影也比较多《水浒传》的好几部什么《阮小七阮小五》《少林寺》、《武当》、《武林志》、《少林小子》《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南北少林》,看着武打剧就会有英雄情节。还有戏曲片的记住的也就是《刘巧儿》《徐九经升官记》《花为媒》其他的比如《红牡丹》《知音》、《小花》、《神秘的大佛》、后来的《少年犯》备受关注。还有《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抗战片也不少。
电影里的人记得最深的刘晓庆,李连杰,有的后来在买画报时候都有印象,还有小人书里印着电影的镜头,那时候的电影很多也很爱看。总之是太多记不住。
有些电影都不知道看过几遍,也是白看不厌。我妈都说“这一遍遍的都知道下一句说什么台词还看?”嗯对,每遍看都好看,其实那年龄一遍哪懂啊?我的童年夏天就是在一部部追电影中度过。
老家的小伙伴也许还记得,那时候一队在云台,二队正是村大队所在地,那路边的大泥灰管子是我们看电影时候最爱的地方,总是很多调皮的男孩占据着,我是没离开过妈妈的乖乖女,上小学以前没和除去家里别的女孩玩过,男孩都是年龄相仿的,基本是七哥的玩伴,我是跟着他的,所以小时候是男孩堆里长大的唯一女孩。如今我们都是年过四十了,偶见一面都是听他们亲切叫一声“英”。也许爱情里是一个字的称呼,然而我们那些童年的小伙伴也是这样称呼着长大的,多年以后遇到的那个瞪着大眼就能让我哭的高大哥,从北京回来探亲正在和七哥一路走着,街角转身遇到我,竟然说了一句“英,都长成大姑娘啦!”我滴妈呀,你才比我大一岁吧。原来我就是他们眼中的温柔小女孩,没有坏脾气,说话轻声少语,跑起来风一样的男孩纸。
于是在快乐的自由的童年里,我的性格一半温柔一半如男,有人总说我是矛盾综合体,其实是精神不分裂,性格多血质+粘液质,爱幻想爱看电影,还有小人书。不喜欢黏腻小心眼,因为那男孩的性格里少了这些,更何况成长中的励志电影实在太多,直到现在某个明星电影都会一个系列的去追看,有了网络自然海阔天空美美哒!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 2020.8.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