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密的、生动的报告也是记叙,但是为了要与简略的、呆板的报告区分,所以特别成为描写。即描写是详密的、生动的记叙,或者说描写只是记叙精深一步的工夫。
描写一语来自于绘画,最粗浅的描写方法就是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即使如此也要作者的经验。必须有广博的经验,才能做出详密的、生动的描写。
描写事物,目的在逼真与传神所以最要紧的是捉住印象。什么是印象?最普通的解释,就是从外界事物所受到的感觉形象,深深印在我们的脑里的。譬如,我们第一次遇到一个人,感觉到他外貌、举止上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就是给我们的印象。所谓捉住印象就是保留那印象的原样。描写事物在能捉住印象,印象在于平日多积累的经验。从读者方面,可以从文章中收取印象,增加自己的经验。
景物描写。凡是我们有经验的事物,都可以供我们描写。描写景物,第一要选定自己的观察点。观察点或者是始终固定,或者是逐渐移动的。观察点不同,对于景物的房屋、形态、光线等都有关系。
描写景物,第二要捉住自己的印象,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内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所以,凡是不注意自己和景物接触时候的观景,就捉不住什么印象。
另外,描写虽然可以用形容词和副词,但是不能专靠这些,比如美丽、高大等形容词,如果供描写使用,效果是很有限的。描写须要具体,不独对于景物,对于其他也如此。
人物的描写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外在的是见到的外的一起的,内在的指不可见的心理状态而言。
外在描写包含外貌、服装、表情、动作、言语、行为、事业等等的描写。捉住了这些外在,写出来,每个人就是活泼生动的一个人,和别人不同了。
内在描写,就是所谓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和外在的一切是分不开了的:表现在外的一切都根源于内在的心理。他人的内心,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能知道自己内在的心理。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省察,知道内面和外面的关系。根据这一点,看了他人的外在,也就可以推知他的内在。
人物的心理描写,既以作者的自身省察为根据,所以省察工夫欠缺的人难得有很好的心理描写。另外,心理描写,有时候也借用外在的描写。其实内在的描写与外在的描写是有关联的。
在记叙时,往往把周围的环境,或简或繁地,描写进去,这些项目统称为背景。背景这名称是从戏剧方面来的,演员在画幅前面演戏,就像背着山水或者门窗一样。
背景怎样才能相称、相关呢?凡是具有衬托作用的,就是相称、相关,否则就是不相称或无关。画家的烘云托月的说法,就是如此。描写背景的例子,如元朝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之前的描述全部是衬托作者忧愁的。这种背景和被衬托的事物是一致的。在有些文章里,背景和被衬托的事物恰好相反,正如饥寒交迫的人倒卧在高楼大厦旁边,满腔烦闷的人独处在欢声笑语里头,这既是反衬。反衬显示出一种对比,用得得当,效果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