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
你好家庭阅读家庭读书会II 20.2/2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你好家庭阅读家庭读书会II 20.2/2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作者: 你好阅读王春霞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8:33 被阅读0次

    初听《非暴力沟通》,脑海里立马浮现的是圣雄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想到,这部书的前言即由甘地的孙子阿伦·甘地撰写!只是,很多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有一定的妥协性,不知非暴力沟通是不是也要求对话的双方作出妥协?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因其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了,2006年获得地球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不仅发展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而且亲身践行,将非暴力沟通的智慧运用到实践中,化解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谈及“非暴力沟通”,我们将它分解开来:“非暴力”与“沟通”。“非暴力”当然是相对于“暴力”而言,它们的不同在于其对人们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影响不同!“暴力”带给人们更大的危害性,一般来源于个体对内在需求的不满足而滋生的贪欲、偏见、怀疑、敌对等负面情绪!而“非暴力”则是基于尊重、欣赏、感激、爱等积极情绪,达成双方的理解和由衷的互助!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身体的接触、眼神的交流、表情的传递、语言的表达......每一种方式沟通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不回应的动作、漠视的眼光、冷淡的表情,尖酸刻薄的语言……也许有些伤害不是伤在肉体上,而是伤在人们的心里,这是一种更深的伤害,是一种“隐蔽的暴力”。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会“非暴力沟通”,提升我们与家人、朋友、他人的沟通品质,努力在我们周围建设一个友爱的世界!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基本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我们常常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恰当的评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必须是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否则,将易于让人听到批评,并产生逆反心理,使沟通陷于僵局!我们在和人沟通时,如果仅就观察的结果进行清楚地描述,不带主观的比较和评判,问题将容易解决的多!比如:我们不对爱人说“你天天忙得不着家”,而是说“这个星期我们没有在一起吃过一次晚饭”,哪一种能让对方欣然接受不反感呢?当然是不带评判的观察了!

    在传统的教育和道德标准要求下,我们常常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慢慢地忽视自己的感受,并减弱了体察情感细微变化的能力!但向别人正确传达你的感受,有助于对方理解并认同你!比如考砸了,“我觉得我太粗心了”和“这次没考好,我很难过”,第一种表达的是想法,第二种表达的是感受,哪种说法会让人更从内在寻找动力?毫无疑问,只有内在的体察,才能准确描述你的感受,并激发内在动力!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期待或价值没有得到满足!生活中,我们常常将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自己或着对方,会用责备自己、指责他人的方式宣泄情绪,殊不知,这增加了彼此理解的环节,在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路上设置了一道障碍,因为很难有人有耐心和智慧去寻找它们背后的期待和需求!批评实质上就是一种期待!如果我们抛却责备和指责的语言的藩篱,直接明确表达需要,对方将会联结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做出行为上的调整,沟通也将简单得多!试试这样将感受和需要一同表达:“门厅放了很多鞋子,我有点失望,我想要它们都呆在鞋柜里,这样家会整洁很多!”效果会不会好很多?

    有时我们的需要可以由自己实现,但大多数时间我们需要请求他人帮助!那么,以什么方式请求他人帮助会得到积极的回应呢?具体、可操作性的请求往往会获得良性的反馈!“儿子,你的头发到眉毛下边了,我很担心有风的时候会扎着眼睛。现在有时间,你是不是都楼下理发店理理发?”这里的请求就具体、明确!如果换成“头发长的快赶上流浪汉了,难看死了!也不去理理!”孩子接收的信息可能是我需要理发,但不一定是现在!父母则会为孩子的不立即行动感到郁闷或愤怒,很容易引起新的矛盾冲突!

    由此可见,“非暴力沟通”并不是让我们彼此妥协或顺从他人,而是以爱的语言、艺术的方式诚实、清晰地表达自我,又尊重与倾听他人,从而与人、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地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与阳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好家庭阅读家庭读书会II 20.2/2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j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