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城市故事读书
大同四日之行见闻及思考之一

大同四日之行见闻及思考之一

作者: 跋涉的骆驼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9:01 被阅读0次

2019年5月1日23:46乘火车历经九个多小时来到了未做充分准备便急匆匆踏上征程举办第一期读书会的雁北之地。这座曾经的北魏之都,有着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无数的奇迹和充满人文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相结合的一座城市。

下午如约开始了大同市第一期读书会,结果远非自己所期待的,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活动不是单单靠几个人的报名和活动主办方的热情就可以做起来的,虽然读书会已经一岁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和一些急需解决的事情,如今每一个问题都通过无数次的线下活动暴露出来了,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好的,是有益的,是利于读书会往下发展的,这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否定之否定的定律,是逃避不了也躲闪不过去的。我们只有正视它、总结它、分析它。我们才可以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目前(当下)看似不轻不重,以后随着读书会的发展壮大,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问题。而且目前的小问题在经过无数次的滚雪球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是让雪球融化的一团团热火,火小的时候不消灭,在你越来越大的时候,它就是一颗致命的毒瘤,就是《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所以破灭和败落的最根本的最关键的一个小红点(看似小,却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不论是长治还是太原还是今天的大同还是以后别的分会点,所举办的每一次读书会都要精心准备,认真总结分析,并力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不要有连锁效应。

我们是读书会,我们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是一个线下无数智慧者的组织,是在读书的时候摒弃一切杂质,无所担忧和顾忌去做的一件事业,是去解决自身及他人问题的一个组织,是从无数先贤的智慧中去解决我们当下内心和物质世界极大丰富,却失衡一个组织。我们是每天都在个人进步和团队进步的一个组织。

我们需要励精图治,我们需要奋发有为,我们需要久久发力,永续奋斗,我们需要正视自己每天所面临的问题,不论这个问题是我们自身的,还是我们发现的或者思考的,或者别人提出来的,我们都需要进行一场自我革命和聆听他人对自我和对整个社会发生的细微或者巨大的一个变化。

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一个人对于我们的批评和指教,哪怕它是刺耳的,哪怕它是错误的,哪怕它是存有私心,哪怕它是有自己目的的。我们都要去听,但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要去辨别和识别这些信息,哪些是假信息,哪些是真的对目前有用,哪些是对未来有用的。

不论是X书友的话还是她在传播对我们目前有警醒作用的话,还是和有书的工作人员甚至其他人员传播一些对我们来说看似负能量却又有着极其有质变意义的建议。有些是愤怒的话,有些事中肯的,我们要会去辨别,不要怕真话,不要怕提意见,有真话、有真建议的时候正是一架飞机的升降台,飞机飞的飞不起来,升降台的长度和平展度等众多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大同市浑源县的悬空寺和恒山的参观和思考和感悟。

对于悬空寺,未买到登临票,因此,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焉!但是所处的位置所带来的主观感受可能也是不一样的,在山脚下和在高处(近身踏上悬空寺)的感受或许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各有各的美,就像之前买了手机,隔了半个月才开始慢慢的使用,好的东西是应该囫囵吞枣还是慢慢评赏,就有了一个争议。关于此类似的论点,可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大家公认为是一本好书,我也如此认同,不论是里面塑造的人物方鸿渐,还是苏文纨,赵辛楣、孙柔嘉。都给我们留下来的深刻的印象,甚至说有很多都是我们现在生活当中还会遇到的。

第一天读书会结束去看的古城墙,九龙壁和华严寺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看成。

悬空寺恒山路线:5月3日下午一点多从浑源坐八路公交车去往恒山,于路中间悬空寺而下车(5元车费)而去看的悬空寺,门票15(半价人员8,)还有登临票有100元,这次因为游客众多,很多时候停止售票了。

悬空寺代表了一个智慧的佛教文化,坐落于翠屏峰的半壁峭崖间,与主峰天峰岭东西对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依照力学原理,乔借岩石暗托,凿洞插梁为基,梁柱上下相嵌,廊栏左右相连,是建在半空中的一组木结构建筑,唐代诗人李白称其为“壮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叹为“天下巨观”,整个建筑占地125㎡,总体三部分,由禅院和南北二楼组成,大小殿阁40余间,最大的不足36㎡,可谓建筑奇绝,小巧玲珑,寺内供奉“释”、“道”、“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寺院。(此段内容均是入口处所记载)

我自身认为悬空寺的建成,能工巧匠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山势的因素一个走向,它对于寺庙的建成起着一个天然的因素,记得有一句话叫向上的力量,这座山峰(翠屏峰)之所以承载下悬空寺,名字自不用说,单单这座山峰的一个态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是向上但是确是斜着向上。

北岳恒山未登,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遗产,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至于恒山,自己未亲临,不做感悟亦无感悟,就是山脚下仰望了,有机会再去)

关于云冈石窟,确实是一大奇观,一大壮观,参观了一下第一窟到第二十窟,中间还有一些窟因为修缮也未看上。即十一窟到十三窟。有些虽然看了,但是年代久远,风吹日晒雨淋,无数次的战火,甚至文革,很多都已经遗失甚至毁于战火。

武州山石窟寺是北魏皇家工程,也是皇家自建的家庙,由北魏平城时代,由沙门昙曜主持开凿的武州山石窟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是中国佛教史的辉煌巨制。

由于太武帝的灭法从反方向刺激了北魏佛教的迅猛发展,坚定了统治者再造东方佛教圣地的信心。在武州山(云岗)开凿石窟、建立佛寺、集诸僧众、翻译佛经,标志着平城已经成为北中国的佛教中心。

随着西风东渐,平城内梵僧与汉僧云集,青、齐、凉、定州等地的工匠汇聚,博采众长,共同创造出了云冈石窟这座旷世无双的佛教天堂。真的达到了“虑不远不足以成大功,工不大不足以传永世,且物之坚者莫如石,石之大者莫如山,上摩高天,下蟠厚地,于天地同久,是以昔人留心佛法者,往往因山以为室,即石以为像,盖欲广其供养,与天地而同久,虑远而功大矣”文成帝的复法,才有了昙曜五窟。

拓拔氏历经几代帝王,始祖神元皇帝力微(第一代)、穆帝猗卢(第二代)、明成帝什翼犍 (第三代)、道武帝拓拔珪(第四代)、明元帝拓拔嗣(第五代)、太武帝拓拔焘(第六代)、从文成帝拓拔濬(第七代)开始,石窟寺的营建工程全面开始,文明皇太后冯氏(文成帝的皇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孝文帝拓拔宏的祖母,云冈石窟的二期工程就是在她临朝听政期间完成的。

未完待续

下期关于大同古城墙及陨石博物馆。

219/5/6,写于大同到长治的火车上。

相关文章

  • 大同四日之行见闻及思考之一

    2019年5月1日23:46乘火车历经九个多小时来到了未做充分准备便急匆匆踏上征程举办第一期读书会的雁北之地。这座...

  • 大同之行

    一直想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却一直在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这一次,终于迈开第一步,勇敢的踏上旅途的征...

  • 回家见闻及思考

    去年11月底陪母亲回四川老家一趟,路过重庆、成都、仪陇和阆中等地,目睹了成都、县城和乡下的的巨大变化和鲜明对比,印...

  • 美国纽约之行(一)

    [TOC] 记录纽约之行的见闻。 美国纽约之行(一) 娃娃和我计划了一年的美国之行结束了。明天就是10月8日,娃娃...

  • 大同游玩之行

    大同火车站 附近的街道有些像太原火车站的布局,遍布着一些商场,便利店。街道好像在修路,交通灯不是很管用,行人都在乱...

  • 山西之行——大同,太原

    山西给我的几个关键字:刀削面,晋商,阎锡山,醋,煤,晋国。在这三晋之地,晋之文化颇为重彩,在历史上也是有着颇多故事...

  • 大马之行见闻( ͡° ͜ʖ ͡°)✧

    一八年二月十九日,来到了陌生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进入博特拉大学,开始了交换的日子。 去马来之后,我才知道,...

  • 欧洲之行见闻

    到本周五,为期33天的欧洲之行探亲之旅就要结束了,记录一下路上的所见所闻: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这次简短的欧洲...

  • 老家之行:见闻

    我以后绝对可以在这个社会上混得开,玩得开,因为我人品正,待人诚恳,大气。 上面说的三个品质,在我13岁的时候觉得做...

  • 【连载】和田玉路 | 大同玉矿见闻

    作者言:君子不修德,有再多的精品也是枉然。那么玩玉是不是有些附庸风雅? 大同见闻 大同玉矿 从塔县走较近但是险,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同四日之行见闻及思考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nd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