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说,你还写观后感啊真高级。
其实不是我高级,是电影高级。只有好电影才会让你看完忍不住思考,有千万种情绪塞在胸膛里,很想把这种感想讲出来,有的人会跟朋友说,或者吐槽,或者开始疯狂地去相关的东西,而我的方式是写观后感,把千头万绪慢慢理出来,让自己也明白自己为何感慨。
《故园风雨后》,久违地能让我自动自觉把影片全屏了来一心一意观看而非缩小窗口边做别的边瞄一下的电影。一开始是从bbc的腐片推荐表里看到的于是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看腐片的心情去看的。
Sebastian跟Charles的故事也一直如我期望地那样带着英伦腔调地腐化下去,直到Charles见到Sebastian的妹妹Julia我才知道原来Charles是直的……可是下一刻他就跟Sebastian嬉戏游乐甚至都kiss了……虽然kiss完以后他们之间有点尴尬似乎这只是一次意外。
往后看也的确发现这真的是一次意外,Sebastian渴望的是爱,是能够不顾一切地把他从那个精神监狱里带走的爱人,而Charles在Sebastian身上渴望的却只是友情,不论富贵贫贱的尊重欣赏的友情。如Sebastian自己知道的那样,他渴望的太多了,Charles给不起,他只是害怕失去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才会不拒绝不主动地接受着把自己当做他女朋友一样的Sebastian,甚至连Sebastian的母亲都误会了他们之间是“浪漫的英国小伙子之间的感情,如果不维持很长的时间,会很美的”。
但Julia的存在依旧非常的……嗯,对我来说就是碍眼。
不是因为我是个腐女所以这么以为,而是因为她对所有的事情都表演出一幅“中途半段”“不上不下”的态度。对家族她反感,会偷着跟哥哥一起做些小打小闹却不会如哥哥般强烈反抗;对Charles她倾心,会语出挑逗甚至偷情般地接吻,却还是嫁给了母亲的信仰;母亲死后她想挣脱那个信仰去追求幸福了,却在Charles都已经跟她丈夫说好了如何和平协议离婚不会损害他们上流人的名气的情况下,因为目睹自己的父亲弥留而恐惧起“我自己死的时候也好想得到宽恕,所以我不能跟你走”。
如果说Sebastian是典型的与强权宗教(不是自己想要相信而是多数人都信所以逼迫你去相信的宗教,我暂且称之为强权宗教方便行文)作斗争的悲情英雄,那么Julia就是很多想与强权观念作斗争,最终却输给了不是外力而是自己的悲惨人物。
我们讴歌爱情可以跨域国籍肤色性别年龄,但在西方文化里,爱情往往还需要跨域宗教。
这不是电影夸张,我大学时的一位英国女外教,是个天主教徒,天主教徒规定不能与非天主教徒结婚,现在社会虽然比较开明了,但她也在生孩子之前跟丈夫沟通过,以后这孩子是按照天主教徒的方法教导还是非天主教徒的方法教导,经过详细的商量才达成了协议,然后才计划生孩子。
电影里Julia也曾一度因为爱情而想要脱离这种诡异的宗教信仰,但最后她跨不过去那道“人人都在信,只要我也信了我就能活得比较轻松,没人再念叨我是个罪人,在我死前无论我做过什么错事都会被原谅”的心理诱惑。
Julia放弃了爱情,去求得耳根清静生活舒坦,再无人指责她;而Sebastian则选择了刚烈的方式与这种信仰完全脱离关系,他本是贵族,却跑到摩洛哥去住贫民窟,最后换上重病在医院里度日,他说在这里非常舒服,即使明知道母亲病危他也不回去。
因为他知道他那虔诚的母亲必定会在死前恳求他成为好好的天主教徒,他不想在这种时刻仍然被威胁,他已经被威胁了小半辈子了。
Sebastian的反抗注定比他妹妹要激烈,因为她妹妹只要屈服,那么全世界那么多信奉天主教信仰的男人里,她还是能找到依靠的,但Sebastian却不行。他喜欢同性,屈服就注定他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的爱情。
在摩洛哥贫民窟那位让Charles告诉Sebastian“我仍然在等他”的Kurt先生,镜头虽短,却已经把深刻的爱情表达出来了。
Sebastian依旧忠实于自己的爱情走向。
只是我也不知道,那时候他到底还爱不爱Charles。
Charles作为一个普通人,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我是想恨他也恨不起来,因为他并非软弱不敢带走所爱,他有这份勇气也前来带走Julia了,可Julia不跟他走;而一直渴望被他带走的Sebastian,他却不能。
他不能这么做,哪怕给钱给他酗酒让他堕落,他也不能带走他。
因为他不爱他。
他在乎你,关心你,把你当作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但是他不爱你。
这种感情,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接受吗?我的选择会跟Sebastian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