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福”是升不了官的,更发不了财。
我和很多人讲过这个理。点头的不少,我知道相信的肯定不多!
福,在佛教中叫“福报”。福看不见也摸不着——谁又能证明谁就是大福之人呢?
缺吃少穿的人,不能说有福吧?拼命挣钱都养活不了一家人的人,不能说有福吧?寿命太短的人,不能说有福吧?一身病痛生活不能自理、烦恼重重的人,不能说有福吧?出横祸而死的人,不能说有福吧?
在传统观念里,老百姓对“福”是有基本认知的——吉星高照、五福临门就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简单、最基本的向往!
吉星——指的就是福、禄、寿三星;五福——《尚书·洪范》认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由此来看,短命、缺衣少食、小病怏怏、烦恼重重、死于横祸都不能算有福——这都是福报小的结果啊!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会问了——怎么样才能有福呢?
其实,答案就在“五福”中——攸好德!攸,所;好,喜好——第四福指的是“所喜好的是德”,这就是增福最好的途径!
一个人所喜好的是德,并不代表这个人德就高。但起码有一点,缺德的事肯定不会做了——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由此来看,德与善、德与福都是有着极密切关系的。
俗话讲,行善积德——《易经》有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国语·晋语》有言曰:“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
《大学》中讲到:“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因此,无福之人是不可能发财的。就算发了财,也会破财。
当官也一样!
有的人德行一般,但会溜须拍马——等到一人得道,便鸡犬升天了。这一升天,当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古训讲: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一旦引起众怒,自然就自作自受了呗——此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也!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易经》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不厚肯定担不住大官、大财呀!
因此,升官和发财绝对不是求来的——求也不得!
只要一个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待人以善——善待家人、善待员工、善待他人,“福”肯定会愈来愈多的!福报有了,升官根本不是问题,不愿意当官肯定能发财!
有人会问,升官和发财都不喜欢呢?我保证,如果把生命都投入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肯定五福临门——大德之人呀!
到那时候,你想升官升官、想发财发财、要啥有啥——问题是啥都不需要啊,你说气人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