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17:07:26)
作者:鲍鹏山
重读历史是每个时代的义务。每个时代,只有在重读历史时,才能读懂自己,并且在重读历史时,站到新的台阶上。
正是在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中,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才得以显现;一个时代的道德坐标才得以确立;一个时代的良心与正义才能得到检验;一个时代的认知水平与实践层次才能得到证明。同样,一个时代的渺小与卑微、简陋与浅薄也会如影现形,而一个时代的伟大与光荣也才能得到弘扬——假如这个时代有伟大与光荣的话。
一、老子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
治国:无为。
技术的世界,往往影响人的心灵世界,太重智慧,可能损害德性。
处世:内圣。
勇于不敢。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熟读历史,他的心早就冷了。他知道丑恶是用什么掩盖着的,真善美是用什么名义去扼杀的。鲁迅不也从中国布满“仁义道德”的字缝中看出“吃人”二字么?
颠倒的世界扭曲了思想家的心灵,也扭曲了他的哲学。智慧有两种,世俗的智慧与理性的智慧。中国式的精明的商人,反复无常的政客,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商极高的小人,拥有的是世俗的智慧;迂腐的孔子、苏格拉底等人拥有的是理性的智慧。老子却两种智慧兼而有之。
老子的哲学,是夹缝中生存的技术,是盘根错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的智慧,是专制社会中唯一能保护自己肉体存在的法术。其诀窍就是通过压缩主体精神与人格,来取得苟且偷生的空间。一句话,有专制,必有老子思想。正如有专制,必然导致全社会的变态。
所以,与其批评老子提倡一种不健康的人生哲学,不如批评老子所描述的那种不健康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传统;与其喋喋不休的提倡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不如先想法建立一种正当的社会秩序。
二、孔子
人总不能与鸟兽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我不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共享欢乐共担不幸,我又能和谁生活在一起呢?他们说天下无道,但不正因为天下混乱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责任吗?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的哲学核心是“仁”。“仁”的内涵里,主要两方面就是“忠”和“恕”。
三、墨子
在墨子时代,反儒就是反周。儒家文化实际上乃由周公礼乐制度而来。
鬼神的迷信,是道德的一种补偿手段,迷信就是道德的一种实现(约束)形式。
儒家只寄希望于权力拥有者自身的道德约束,而墨子则开始寻找一种权力之外的约束。
墨子提倡义利一致。道德的本质乃是利益的保障,或说是利益实现最方便的途径,从个人角度讲,道德的行为会使人得到最大的利;从社会角度讲,道德的行为也是社会以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效益的最佳方式。
四、孟子
把孔子的“仁”发展到了“义”。孔子重“仁”,孟子重“义”。孔子谈“成仁”,孟子谈“取义”。孟子的“义”比孔子的“仁”,更具体可行,操作性强。孟子可能是意识到,要求人人有一颗圣贤之心,实在是一种妄想,现实一点的是,要人人都能对自己有所约束。
从政治角度,孟子再将“义”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学术向政治的过渡,学者称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
毋庸讳言,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必然是专制政治,而专制政治也必以道德为基础。
孟子提倡性善论。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基础。
中西方文化在这里显然分出了一些优劣:说人性善,只能祈求人们向善,它相信人的自我道德约束,最终导致的是政治专权;说人性恶,便能积极的去防恶,它导致的是对权力的制衡。
即使出现了一个绝对的圣人,而他又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他能仅凭一己的道德示范治理天下吗?结论是明显的,韩非等人也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并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但历代的儒家都拒绝讨论这个问题。
要批到孔孟或礼赞孔孟,不需要人山人海的大批判,只要请出孔夫人、孟夫人,让她们谈谈孔圣人孟亚圣如何理家及其效果,即可。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上明白的宣传:“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即便“内圣”了,“外王”还不是一句空话。
由“大丈夫”到“臣妾”,再到清代的“奴才”,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人格史。
五、庄子
庄子哲学专在破执。很多我们执着不放孜孜以求的所谓价值,到底对我们心灵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儒家坚持要求个人削平个性,适应社会,认为完美的个性就是无我的奉献给社会;那么庄子则要求社会适应个人,他坚定不移的认为,假如一个社会是道德的、合理的、正义的,是生机勃勃的而不是僵死的,那么这个社会就必须尽可能为个体提供自由与发展的条件。同样,个体能否感到自由与幸福,能否有充分的权力表明自己的思想与意愿而不收到暴虐,是这个社会存在的最终道德历史依据。
六、荀子
荀子思想确实很适合帝王之家。荀子是特别提倡“忠”的。
荀子提倡人性恶。恶往往借权力来实现,因权力来肆虐。只有绝对的权力,才能使恶绝对的出现。荀子竟天真而荒唐的想出一种方法:用绝对的权力来防止世俗之“恶”。荀子抬高世俗之君的地位,使之统御人民。
荀子倡导的是礼。礼,是黄河流域贫乏的农业社会的特殊政治现象。农业社会的特点是积累慢而损耗快。开源既难,节流便尤显重要;且要在人群中保证一小部分人过得好,大多数人又能心安理得的承认这种现实,从而实现政治与社会的稳定,“礼”便是最便捷的手段。所以,它首先是一个政治现象,然后才是文化现象。
荀子的“礼”的第一功能便是给人分等级。这种等级是由生到死都不能逾越的。
讲到社会人伦,荀子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还有“农农士士工工商商”。
荀子活到八十多岁,见多识广。荀子的文章立论公允,平实,论证缜细周密。平实而浑厚,析密而思精。他的时代已经不同于孟子、庄子的时代,更不同于孔子的时代。愤怒与激情过去了,诗人的时代过去了,经师的时代开始了。漫无边际的谈论、争辩结束了;天才的,放纵恣肆的批判嘲讽也结束了。荀子的出现,标志着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平实稳健的饱学之士代替了恣肆无端的天才人物;周密的思考代替了偏激的言论;推心置腹的出谋划策代替了逞快泄愤的冷嘲热讽;老成持重的带有明显世故气息的分析代替了血气方刚的带有明显书生意气的挥斥方遒。
荀子的理论是为来世准备的,兼并的战国时代与暴秦时代都还不需要他。荀子受人赞赏,是在汉代,董仲舒、刘向都信仰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