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

《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

作者: 做自己的女王_e3c9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1:44 被阅读0次

      如何高效地利用链接资料,甚至不用,就老老实实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信息,是我上完《秋天的怀念》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同时,有些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使用并不恰当,我想琢磨琢磨、修改修改。

    《秋天的怀念》一课,我的备课思路是这样的:以题目为抓手扣“怀念”一词,设计了三个问题,怀念谁?怀念她的什么?只是怀念吗?扣“秋天”一词,理解“秋天和菊花”的象征意义。具体的课堂环节里,又设计了三个问题:“我”的痛苦有多痛?“我”的痛苦谁知道?“母亲”的痛苦“我”可知?借助这三个问题来完成对母亲形象的理解。

      上课时借用了海波老师的课堂实录《如果那爱还活着--<秋天的怀念>》中的材料。一、妹妹史岚亲眼所见哥哥的痛苦;二、节选《合欢树》等表达史铁生愧疚、怀念之情的片段。当时认为这些材料非常鲜明、直观地表达了“我”的痛苦和“我”对母亲的丰富复杂的情感,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际上完课后,我发现自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大量材料地补充占用了学生珍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对文本的解读蜻蜓点水。

      比如,“我”的痛苦有多痛这个问题,以后我会这样处理:

      补写: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吃着吃着……,……;想着想着……,……

      假设健康充满活力的你“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你会……?

      那么21岁的史铁生,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渴望……,却只能……;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渴望……,却只能……

      所以,他”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品析字词,找找哪些词表达了作者的痛苦之深,而不是出示删减以后的片段去与原文比较。删减法,其实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教师直接把重点词提示给了学生,学生在被动地接受。

      比如,“手边的东西”,这个词在我设计的删减法里是被忽略掉了的,但这个词有很大的空间去挖掘。学生说,手边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不管贵贱,不管都多大潜在的危险,只要在手边,只要作者拿得到,都会摔向四周的墙壁。“碎”,不只是砸,砸得猛,砸得狠。“可”,真不想活了,活得真没劲!

      妹妹史岚的材料可以用,但教师三言两语带过即可。由此总结:第一、链接材料可用可不用时,一定不用,即使要用,不必多媒体出示。

      第二、链接材料的出现时机要恰当。比如,节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中“我”对母亲歉疚、感激的片段,一定是紧扣文本透彻地理解,总结了母亲的形象以后再出示,不然,会越俎代庖。

      在其他的教学环节方面,也作了一些修改。 比如,解决“我”的痛苦谁可知这个问题时,我也不会再直接出现段落,而会让学生自己去找去品去感受,但备课时的预设是要做足的,学生们找不完整时,再出示。我的预设扣掉了“挡”字,而且没有将“挡、躲、听”等精准动词的使用归类。我想,如果我没有先入为主,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发现,课堂便会有精彩的生成。

      比如,在挖掘“秋天与菊花”的象征意义时,我提醒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图片,但只是提了一句。以后,我会这样处理:

      为文中的配图写一段话,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然后设疑: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悲伤的,作者对母亲是深深地怀念,是愧疚自责后悔的,图片中作者却笑得很灿烂?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要反复与同学们一起读这段话,一起读母亲多次劝“我”去看花。然后让学生理解,母亲为什么要劝“我”去看花,母亲已经去世,为什么“我”和妹妹还要一起去看花?为什么不是“春天、夏天、冬天的怀念”?

      然后出示《最后的聚会》中的材料。这个材料对于理解史铁生在母亲去世之后,终于走出了绝望,客观、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残缺和遗憾这个主题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材料该用时必须用,但一定要精准。

      接着再写,在描写配图的基础上,适当地抒情和议论,表现作者的气质品格。

      最后,以《秋天的怀念》为阅读材料,设计了几项作业。

      1.“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            )说。母亲怎样地说?揣摩母亲说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

      2.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在心里默默地对母亲说:(“                。”)

      3.给文章加个开头,让它成为倒叙。

      4.又是一个秋天。(                )(景物描写)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      )(一段往事细节)(          )(抒情)

      5.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以“真正的英雄”为话题,提炼《秋天的怀念》中“我与母亲的故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还可以,搜集相关故事和名言,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6.选取生活中的细小的事件,写一段回忆亲人的感人文字。

      7.读《合欢树》《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哪些句子表达了与《秋天的怀念》一样的怀念母亲、对母亲心怀愧疚,感恩母爱的等情感,请做勾画批注。

相关文章

  • 《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

    如何高效地利用链接资料,甚至不用,就老老实实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信息,是我上完《秋天的怀念》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 《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

    今天与学生一起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我一改以往音乐伴奏、极度煽情的风格,改为朴素、自然的“真实品读风”,没...

  • 母爱,希望的源泉

    ——《秋天的怀念》教后 《秋天的怀念》位于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亲情单元的开篇之作...

  • 《秋天的怀念》教后记

    参加中原名师工作室培训的时候,李慧香老师告诉我们:要用心备课,至少每个月要用心上好一课。我将九月份的目标定位...

  • 再教《秋天的怀念》

    再次教《秋天的怀念》这一课,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指导学生从语气、语调、重音、连读等...

  • 秋天的怀念(后)

    积累练笔:学完了课文,你可读懂了作者的“母亲”?读懂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读懂了作者?读懂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 《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在看花中让学生体味亲情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怀念母亲的一篇精美散文,今天我领着学生一起学习《秋天的怀念》。 当然是第一课...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赵萍 本文怀念母亲,以追忆的形式,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家常的话语,写出了真挚深沉的母爱,同...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想要让学生在课文朗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同时感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能把学到的方法进行...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以记事散文的阅读技巧,及现代文考试的类型应对为目的,去上这篇文章。我是煞费苦心,反复琢磨:怎样才能达到目的?怎样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天的怀念》教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gk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