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
青鸾舞镜,奋舞而绝

青鸾舞镜,奋舞而绝

作者: ClaireJ阿章 | 来源:发表于2015-12-23 02:39 被阅读96次

我很早的时候就读过拉康的镜像学说,最近重温感觉更加深刻,简单来说就是婴儿时期我照镜子,我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我还是别人,如果镜子里的影像是一种符号的话,符号和“我”并没有建立起能指与所指的认知,但随着自我逻辑意识的建立,我能区别出这个符号和我的能动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我认可了镜中的“我”,认可了这套模型的镜像关系。在传播学上来说,我们面对的“他者”也会是我们的镜子,比如你对我拥抱你的行为说我是个友好的人,那我会把友好这个抽象符号对应给自身。其实,换句话说,镜子的结构是不会变的,就是我们只能看镜子来认识“自我”,然而镜子是呈现为一张脸,还是一个符号,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个模型深得我心,因为我思考问题的时候反复在调用这个模型。就是一个观看者的视角,我如何把握的问题。比如我上周天去了ted演讲,腾讯的jing带来了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很小的摄像器材,本质上依然是个镜头,但特点是它是个没有观察者实时视角的镜头,就是作为想卖给主体人使用的摄像设备,它强调的其实是一种机器与你共享时空,但你却被观察的视角。具体的实现场景,就像我那天发言的时候提出的,当一个婴儿出生,我作为她的观察者,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人,我总是去观看她,然后我的眼所看见的她(我从我的角度拍摄下她)成为了她未来认知过去自己的唯一线索。但是如果有一个视角不是“我”,而是她所看见的“我”呢?这个视角也用影像语言去记录下来呢?那么这里有两台摄像机,一台是她对着我,一台是我对着她,时空是我们共享的,观察的视角是永恒的,那么相比较于以前只能面对一种影像构建“自我”,和现在可以用第二种影像构建“自我”,作为成长以后的婴儿又会如何构建不同的“自我”意识,这是我强烈好奇的。

而就在我在ted现场表达我上述观点的时候,有一台摄像头拍下了某个瞬间,这个视角里是正在发言的我。对于这样的“他者”的视角,我用一句“视角是永恒的,只是视线可见与不可见的差别而已”就可以轻松化解。我对自己的参考系,一向不是他者的视角,因为我对自我与他者分岭的规则太清楚,我可以随时切换视角,保持清醒的全知意识。

说了这么多,不在于我说什么,而在于不论我说什么,事实总是静静的回望所有人。我没看过聂隐娘,但是我听了一席讲座里黄文英的演讲,她是电影的场景设计和服装设计,这个电影我不看,我也觉得我看过了,因为重要的从来不是电影,而是电影里那些包含进去的属于“人”的视角,在读懂这些视角之后,电影或许就不重要了,因为在这世界上,我们重要的是人对人的彼此理解,这是我一生追逐的课题。

希望我也能如青鸾舞镜,奋舞而绝的典故一样,面对同类,找到生命的热情。

相关文章

  • 青鸾舞镜,奋舞而绝

    我很早的时候就读过拉康的镜像学说,最近重温感觉更加深刻,简单来说就是婴儿时期我照镜子,我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我还是别...

  • 看《刺客聂隐娘》有感

    “王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而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见影悲鸣,终宵奋舞而绝。” ...

  • 刺客聂隐娘的台词

    罽(ji4)宾国王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常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见影,悲鸣,终宵奋舞 而绝 ...

  • 诗:青鸾舞镜

    许多人的一生 都是青鸾舞镜 拼命寻呀寻 执着觅呀觅 想找个能换心的知己 可最后的结果 才发现那个知己 竟是镜中的知...

  • 【典故】镜里青鸾

    《笠翁对韵·七虞》有“镜里青鸾影不孤”之句 镜里青鸾,又称青鸾舞镜,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罽宾国王买得一...

  • 青鸾舞镜,没有同类

    我又看了一遍聂隐娘。 第一次是去电影院看的,我得老实地承认,我完全没看懂,觉得导演没把故事讲明白,断层太多。电影院...

  • 等风的人

    “鸾,三年不鸣,悬镜照之,见影,终宵奋舞,而绝。” 一 雪天的火炉边有人在等风。 第一天的音乐响起 我终于关心到我...

  • 青鸾舞镜,隐于山水

    文|扶波 似是一曲深沉而绵长的古琴曲终了,声已尽,韵犹长,正如影片中的飞鸟掠过寒江,涟漪微泛,而久久不息。聂隐娘终...

  • 股海沉浮回忆录(原创)

    拂晓突击复夜袭, 一起一落见流星。 青鸾舞镜侠客辞, 隐剑杀戮待黄昏。

  • 侯孝贤:青鸾舞镜,没有同类

    去看电影《刺客聂隐娘》前,已经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了,知道电影曲高和寡,争议不断,只是想去见识见识这是部怎样神奇的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鸾舞镜,奋舞而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hv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