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5步,小白也可以完成1小时的线上live直播

作者: 沙子0001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00:19 被阅读172次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群友“后会有期”在田宝的学习群里做读书分享,他在千聊live完成了40分钟左右的直播课程,标题是《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10000小时理论》。

我听了以后觉得逻辑清晰,阐释通畅,明白的解释了10000小时理论的定义、内涵与误区。我对他说:你讲得真好!没想到他回答说:谢谢你的夸奖,我第一次讲,只要你想,你也可以!

“只要你想,你也可以!”

这句话好像一颗种子,种到了我心里。

我蠢蠢欲动的心思,开始活动起来。

接下来,群主田宝和管理员卓娅,都对我发出了盛情邀请。我是一个心理学发烧友和爱好者,想到我阅读过的心理学书籍大概有15本了,也听过不少的心理学讲座,线上live直播,参与过心理学沙龙和自我体验,也写过不少心理学的书评,但是我没有尝试过自己讲课,要不要试一试呢?

田宝老师说:分享既能促进自己掌握知识,又能交到朋友,快加入吧。于是我欣然同意了,我准备做一本个体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分享。

阿德勒心理学分享

为了让自己大致有个准备,我还专门与田宝、卓娅、后会有期聊了聊线上live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等等,大家都给了很多温暖建议和鼓励。晚上开始我就着手开始了选题、写稿等准备工作。我还翻阅了相关的参考书籍,拍摄好了书籍内容的单独页面,看起来一切都在按步就班的进行。

没想到,晚上一次心理小组的线上活动,给了我重重一击。

我有个微信的心理学小组,大家平时也会聊聊心理学的话题,大家都是心理学爱好者,发言的环境也宽松、活跃。

有人问:焦虑这个你们有吗?你们都怎么解决啊?快教教我。

我说:焦虑这个问题太大,太宽泛,这是一本厚厚的书,这个问题很难三言两语来回答。

结果他生气了:也不需要你回答啊?有什么厉害的啊?装什么专业!

然后大家都沉默了。整个群的氛围陷入一片尴尬。

我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感觉到,部分人对于心理学内容的不够理解,一些专业化的问题有时难以得到认同,同时,我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没有被认可。

这件事对我的直播分享准备,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我陷入了沉思:

我做的这个分享有价值吗?

我有能力说清楚吗?

听众能理解吗?

完成后,我能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回应吗?

我的心情跌到谷底

我向上次分享的嘉宾后会有期诉说了我的烦恼,并询问他的体会。他这样回答:

首先,做分享缘起偶然:

只是因为有人对1万小时理论有误解,而他刚好看过这方面的书,所以做一下澄清,

其次,没有过高的期望值:

主要目的是借助微信的直播平台,锻炼自己,表达自己对于掌握知识的理解;

最后,全过程始终抱着尝试与好奇的态度

他说: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会收获什么,所以没做,这就是普通人;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会收获什么,所以做了,这就是强人。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后会有期说:做完live以后,其实他收获很大,而这些收获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比如,为了讲得清晰易懂,他再次梳理了书籍内容,比如,他收获了听众的真挚反馈;最重要的,他知道了一场live准备的全过程,为今后再做类似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我想起,“在行”APP的汪宇石老师,作为一名在在行平台接受了超过了300单咨询,平均评分在9.5分以上的资深生涯规划教练,他在一次职业规划咨询中告诉我:

不要活在空想与过度的思虑中,我们是在践行中,得到收获、体会与反馈,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的。

践行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想到这里,我下定了决心。我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准备LIVE直播稿件,具体来说,分为以下5个步骤:

第一步:输入倒逼输入,重温书籍内容

我重新阅读了待分享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和与之相关的文章、书评、作者简介等相关信息,做到对内容理解到位,熟悉掌握。

第二步:明确整体构想,建立内容大纲,撰写演讲初稿

我完成了LIVE直播搞的初稿,包括讲稿大纲及初稿,大约6000字左右(约1小时时长);

第三步:找听众给建议,避免方向性错误

我找到了田宝、卓娅和后会有期,建立了“沙子直播指导群”,把我的整体构想和初稿内容,给他们看,就篇幅、结构、表达及是否易懂等方面,恳请他们给出建议。

第四步:调整逻辑顺序修改讲稿细节

确定讲座内容的详略安排,梳理了讲座逻辑,按照定义、理论、例子、误区的顺序,再次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编排。

第五步:讲稿及PPT润色、语音及发表细节的完善

1)完成与文字稿配套的PPT及美化;

2)增加必要的点缀要素:自我介绍,讲座目的,能给听众带来的价值,提示讲座进度的语言,互动与段子,彰显主旨的小结,最终升华等等;

3)练习朗读:语音、语调、语速的把握,讲稿的熟悉,情绪的加入,发表时间的掌控。

完成这些以后,终于,我在一个周四的晚上八点,拿着讲稿、PPT和手机、耳机,坐在我书房的电脑桌前,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读书直播分享。

一开始确实有点紧张,但是发表进行到第10分钟,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些不安。直播间里的小伙伴们和我热烈的进行着互动,我充满激情,全情投入,喜悦满满。

直播现场

整体分享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中间还包括了与听众的互动与QA,大家都反馈听懂了,理解了,我也感觉到非常欣慰。

讲座之初,我设定的讲课目标是:通过1-2个心理学概念的透彻讲解,让大家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最重要的,我是希望给大家:

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点启发,让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多一个维度:透过心理学的窗户看世界

很多听众表示有理解、有反思,也能举一反三,从讲座结束的这些反馈来看,我的live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

总结一下,完成了这场一共有164人收听,时长1小时的live分享,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有形成果:

1.了解了一场完整live的准备过程:

从准备到实施,完成全过程的体验,也为今后再做类似的分享,打下了基础;

2.重温并梳理已学知识:

“教是最好的学”,这是一个典型的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为了尽可能的讲得有用、有趣、有料,我重读了书籍,查阅了相关文章与专栏资料,迫使自己再次深入思考与整合;

3.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音频作品:

第一次live的直播音频,可以放在网上一直重听,虽远不成熟,但却是自己初次尝试的印记。

无形成果:

1.收获了新朋友,获得了力量;

特别感谢卓娅、后会有期和田宝给我的鼓励与支持,从观念到技巧,更新了认知,我受益匪浅;

2.收获了听众热情,找到了价值感;

听众的聪明超越想象,他们常常能举一反三,很快吸收和理解你讲述的内容;

3.收获了反馈,给了我美好体验与自信;

一个名牌包给你的快乐也许短暂,但当你收获他人的真挚感谢,那些美好体验的快乐长存。

我的感言

看到这里,你动心了吗?

如果你也想做一次线上直播分享live,我想说:

1.你需要一点勇气: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最难的是,跨出第一步;

2.你需要一点准备:不管是读书、经历或者思考,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悟,有所积累;

3.你需要真的践行:过度思虑的作用是有限的,真实行动才会给你体验与反馈;

4.你需要一颗平常心:最后的收获也许会超越你的想象。

每个人都有很多第一次,祝你的下一次尝试,不管是直播live还是别的什么,温暖又美好。

沙子0001-文章健身房-心理学小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这5步,小白也可以完成1小时的线上live直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qa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