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摄像头+灭火器?

作者: 广宇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3:24 被阅读0次

01

小学4年级时,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电影,九零年代能看场电影还是挺奢侈的事儿,同学们都非常兴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就到了电影院。说电影院算是好听一点,其实就是个大的阶梯教室。电影的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影片中的插曲是那首广为流传的《世上只有妈妈好》。

现在已经记不清电影内容了,只记得看着看着,同学们的脸上就全都是泪水了。我们班主任,二十来岁长发披肩的姑娘,哭的一塌糊涂,真是以泪洗面了。看完电影,同学们就悲悲切切忧忧郁郁的回学校了。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母爱是伟大的,曾经是,现在也是,这种伟大足以震撼心灵。

也许不同时期母爱的表现形式会不太一样。以前呢,生活不太好,那一代母亲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好像总是在柴米油盐和亲戚邻里人情上转来转去,并不太在意孩子的磕磕绊绊,母爱就像当时的炒菜一样清淡。现在呢,生活条件好了,新世纪妈妈们的餐桌上也从小时候的白菜炖豆腐换成了现在的红烧肉和大闸蟹,每一道菜都要被油包裹。

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类似,母爱也从清淡转为油腻,妈妈们要用满满的爱包裹住孩子,时刻关注着孩子的风吹草动,一旦遇到问题,或者觉着可能发生问题时,妈妈们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02

社会进步了。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都布满了摄像头,24小时全面监控,犯罪分子望之腿软,名曰“天网”,极大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好多刑事案件的破获,都是摄像头立了头功。

比起明晃晃的摄像头,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家伙,也在一直保护着我们,那就是灭火器。凡商场、饭店、办公场所、营业场所、工业园区都要配备灭火器。你看它们平时安安静静的呆在一个角落里,其实一直处于打满压力的状态,灭火器是需要年检的,压力不足不合格,因为只有压力充足,发现火情时,才能马上灭火。

摄像头和灭火器构成了一种安全的意象。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妈妈们也不例外。好多新世纪的妈妈们都把摄像头和灭火器披挂上身,对孩子24小时全程无死角监控,满满的压力,随时待命,发现问题,马上行动。这一身行头,让妈妈们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03

是什么原因让妈妈们无意中扮演了摄像头和灭火器的角色呢?原因有三:

一、普遍的焦虑感。前几天给朋友打电话,我问:“最近忙不忙啊?”,朋友说:“忙啊,全都是事儿,压力山大,焦虑中”,我刚要职业病一样的疏导一番,朋友接着说:“不过,要是三天啥事都没有,更焦虑”。可见,忙也焦虑、不忙也焦虑,而且“忙”竟然成了把更焦虑下降到焦虑的一个方法。

在普遍性的焦虑面前,妈妈们也不能幸免。

焦虑一般都是伴随着紧张的。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视野会收缩,收缩后的视野就好像放大镜一样,无足轻重的细小事情也都被放大成了大事儿。曾经优雅从容、安然慈祥、闲庭信步的妈妈身影,只能深藏在百度图库里了。

二、匮乏感与机会。当早期在原生家庭里有爱的缺失,或者成长过程中有理想未实现,尤其是因为外界的原因而被迫中断理想,这些事情都会形成心结,心结里封存了炽热的能量,它们准备着有一天爆发。

当自己的孩子出生,这些能量早已难耐寂寞,蠢蠢欲动了。另外,多元化的社会,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这些机会与早期的匮乏感发生化学反应,不停的撩拨着心结里封存的能量,欲罢不能。

三、能力不足。如果让姚明去和潘长江跑比赛,姚明不会有压力,会非常轻松愉快的完成比赛,因为他的能力足以完成他的目标。然而,快速变化的时代并不像潘长江那么矮小,妈妈们的能力也并不像姚明那么高大。

当能力不足时,我们往往会寄希望于他人,希望他人能够如我所愿,如我所想,这样就能遮掩因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脆弱感、无力感了。我们并未觉得作为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因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自然长大的,哪里需要什么学习。但当下的现实往往是,我们面对快速多变的社会,就好像潘长江仰望姚明一样吃力。

04

如果妈妈长期扮演了摄像头+灭火器的角色,孩子可能会发生两种问题:

一、12岁之后开始对抗父母。其实12岁之前也可能会与父母对抗,只是年龄小力量还不够,家长能hold住,所以家长也不太在意。12岁之后身体长大了,知道的事情多了,有自己的观点了,也能自己到外面跑了,加上青春期荷尔蒙的刺激,这时的对抗会更明显。

外向的孩子是激烈型的对抗,内向的孩子是冰冷型的对抗(疏离)。他们一边看着《斗罗大陆》,一边翻阅短视频,内心的读白是:二次元的世界里,我是自己的王。

二、成为妈宝。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安排的,除了学习之外,自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只要学习好,一切都OK。爸妈在孩子大脑中植入一条指令,“听话才是好孩子”,这条指令彻底把孩子催眠成了妈宝。

长大后找对象也要父母出马,结了婚也要听父母的安排,不想去工作,因为工作太累,有些事情还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担责任,可作为一个妈宝,自己从来没有承担过责任啊。妈宝就好像巨婴一般,虽然身体长大了,可心理和行为却好像还是婴儿。

05

世间事,往往说不清楚,尤其是缘分甚深的亲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

好多妈妈说:“我也知道不对,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啊”。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百度一个坚持去做就好了。问题的关键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人们总是希望别人改变,尤其是希望孩子改变,有时甚至是急切的希望。如果把这个劲头用在自己身上,这将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

任凭弱水三千,你只需一瓢饮。下面有两瓢建议,供参考:

一、分清界限。妈妈们的情绪按钮总是掌握在孩子手里,随着孩子的好坏表现而起起落落,如影相随。虽然身体分开了,但心理好像从未分离。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做错”事情了,妈妈非常紧张或者生气,马上加以指正。事后妈妈会说,自己生气是因为孩子做错事了。这听起来很合情理,但这种方式很难真的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这样的情况不断重复上演,久而久之,妈妈们会心力交瘁。

如果换一个思路,还是孩子做了“错事”,让自己很生气,这个时候你先不带着情绪去干预,而是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画一条界限,分清楚自己的情绪就是自己的,孩子的行为就是孩子的,你们本来就是两个个性不同的人,勇敢的直面自己和孩子,分清这个界限后,你才有机会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动机。这样你也给了“理智”一个机会,让它去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带来亲子关系的突破。

06

二、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总会遇到“有一种冷,是妈妈认为我冷”这种困扰。

之前有个妈妈带4年级的女儿来找我,说孩子没有自主性,凡事都要家长安排,从不主动做计划,而且磨磨蹭蹭的,尤其是写作业很慢。妈妈一直说了将近20分钟,很健谈,话语间没有缝隙的那种。孩子很安静,柔柔弱弱,妈妈说到自己不好的地方会略微低下头,紧张而局促。

我打断了妈妈,让她放松,也让孩子放松,然后开始问孩子问题:“你给自己的自主性打多少分?”。

孩子想要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吞吞吐吐,偶尔看一眼妈妈。刚刚有点放松的妈妈,马上又激动起来“自己说,别看我”。我示意妈妈不说话,我们一起等待孩子的表达。

桌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响,孩子慢慢的、艰难的说打3分(最高10分)。接下来我又问了第2个、第3个、第4个问题,孩子回答的都很慢,但很认真。当她观察到妈妈在一边平静了下来,她的回答会更好一些。因为当妈妈躁动时,她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去防御妈妈的指责,而妈妈平静时,她可以用全部的精力去面对自己的问题。

相信孩子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相信的力量会支持孩子一点一点的成长,保持耐心,静待花开。

07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母爱是伟大的,曾经是,现在也是,这种伟大足以震撼心灵。

相关文章

  • 妈妈=摄像头+灭火器?

    01 小学4年级时,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电影,九零年代能看场电影还是挺奢侈的事儿,同学们都非常兴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 红会献血屋项目确认

    经过检查没有配置消防灭火器,应急灯,安全出口标示也没有安装。 鼓楼献血屋配置四公斤干粉灭火器2具,监控摄像头2个。...

  • 灭火器选择

    灭火器规范4.2.1,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灭火器规范4.2...

  • 10月29日消防培训

    灭火毯 自动灭火器 气溶胶灭火器

  • 一、灭火器相关内容汇总(08.17)

    一、灭火器分类 1.灭火器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灭火器...

  • 灭火器的结构组成与使用

    一、灭火器得结构 灭火器扑灭火灾的种类 二、怎样使用灭火器和注意事项

  • 消防安全笔记

    干冰灭火器:低温,注意手不要拿着喷嘴最外头,会被冻伤。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倒着拿。清水灭火器:如果灭电器的火,注...

  • 妈妈是个灭火器

    家里的那点事 今晚临睡前,陈小妞因为被我说了而生气,生气时我没理她,后边就演变成大哭,我才过去...

  • 车用灭火器选购

    买什么 水基灭火器和气溶胶灭火器 水基灭火器并不比干粉灭火器高,从灭火效率上,对大多数常见火灾的扑救更为迅速有效。...

  • 灭火器

    麻麻,我要买灭火器?黄瓜灭火器 什么是放羊?好呀,那咱们去放羊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摄像头+灭火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tc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