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样的小说,框架特别的大,人物众多。不是以单个人物为重点,所塑造的不是一个人物的形象,而是通过很多人物构勒了一个民族的形象,这也是一个大框架所需要的必要元素,与我之前看的小说类型完全不一样。小说画面感极强,以时间为导向,清晨,正午,黄昏,夜晚四部。两条线,一个是“我”的回忆录,讲述了一整天过去的故事。另一个是故事里面的发展线,两两乎应,
文章的主题是写一个民族的百年发展史,不是编年体形式,而是以情以景的故事形式。
一、人物
百年写了四代人。"我"的父亲母亲,"我","我"的孩子,"我"的孙子。全文由尽60个人物构成。
关键人物关系如图(不用思维导图都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5372133/b181a7605e26cae1.jpg)
二、情节设计(为什么我要结两次婚?为什么要着重写萨满?为什么要有两个萨满?为什么写了这么多人的爱情婚姻故事?)
1.“我”有两次婚姻,第一个老公是前半生,与自然做斗争,没有外敌入侵之前,林克族长带领全族人与天灾和病痛的斗争。第二个老公是后半生,瓦罗加族长在日军侵略以及后面的四人帮运动时期与全族人一起艰难渡过的故事。
如果说“我”的婚姻是生活的一条故事线,那么萨满的这条线则成为了精神上的一条故事线。
2.萨满惯穿整个故事。萨满的宗教色彩用来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第一个萨满是父辈的萨满,结束于人与自然的斗争时期,讲述的是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尼都萨满与兄弟林克都喜欢上了达玛拉,但是萨满最终是成全了林克,并且在林克去逝后又重新追求达玛拉,但由于族内规定最终与达玛拉没有在一起。关键词成全与无奈。第二个萨满是女性,生活在人与人的斗争时期,母亲妮浩前后共失去四个孩子,原因是为了救其它人,唯一个孩子贝尔娜也未曾生活在自己身边,关键词牺牲与仁爱。
3.全线惯穿爱情,不同的爱情故事,体现不同的人性和侧面,通过婚姻的形式传承下一代,连接整个故事。
父辈,3个婚姻故事。
A,林克、达玛拉、尼都萨满B伊万、娜杰什卡C哈谢、玛利亚
我辈:5个婚姻故事
A“我”,拉吉达,B“我”、瓦罗加,C鲁尼、妮浩D金德、杰夫琳娜、小达西E列娜、罗林斯基
子辈:5个婚姻故事
A达吉亚娜、索长林B维克特、柳莎C安道尔、瓦霞D马伊堪
孙辈:1个婚姻故事
A依莲娜、刘博文
三、场景描写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自然环境描写非常多,文笔优美,画面感极强。前半段主要是人与自然斗,虽然残酷但是充满了生机。后半段与人斗,日本侵略及四人帮运动中,整个场景描写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觉。
浅淡,故事构思精妙,内容丰富。仅从小说结构进行分析,不谈文章内容。因为只浅读了一遍,所得所感记录下来,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细读思考。例如文中写了很多人的情感故事,每个故事的设计必然有存在的必要,还没来得及细思量。因为读得快,很多场景的描写也是略过,里面一定还有我不曾了解但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期待二次阅读所带给我的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一个好的文章必然有它好的理由,找出这些理由,细细思考,吸收并且利用,再溶入自己的文章中来,我认为是学习写作中很好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