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解:以身观身

《道德经》解:以身观身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12:36 被阅读0次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善于建立功业的人,不会轻易被动摇。善于抱持东西的,不会轻易脱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学问道德方面有所建树的,其地位不会轻易被动摇,因为真理往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长久不衰。

无论求学或是创业,都要凭借高度的智慧,争取有所建树,才可以留之后世,即“子孙以祭祀不辍”,生生世世绵延不绝。就像老子、孔子等人,放弃了世间的虚名,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他们的学问道德永存,或道德的规范,或思想的标准,对人们的教化作用永存。这就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谁也没有办法摆脱他们的影响。

所谓“善建”,就是说善于建树。“善抱”,就是善于抱持。自然万物,光阴流逝,没有不被破坏的。怎样才能做到“善建”和“善抱”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遵循“无为之道”。“道”在那里不动,永远是不拔的。简言之,就要把握生命的核心,体察自然之道,运用到自身,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能真切感受到德的妙用。

老子将“修德”作为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的立足点。这一点做好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到为人处事,乃至修身齐家,就是“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无为”之法来养家,自然会有所结余。道德的积余,才是真正的“有余”。

进一步推广,就是“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长”、“丰”、“普”,就是治国平天下。由个人的道德修养,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进而影响到国家,使之欣欣向荣,整个社会就能进入普遍和谐的状态。

“以身观身”,这是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说到人的智慧以及观察一件事,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把书读活了,就是善于读书。老子的总结,也是概括了前人的经验。生命的道理是“以身观身”,也就是从自身来观察自身,接触生活实际,以寻求生命的本源。这个“观”字,是省察自我的意思。

能够“以身观身”,就可以发现自然之道,乃至生命走向衰亡的过程。由观察自身发现生命修养的原则,然后再推及家人、邻里,乃至天下。

观察自家的兴衰,洞察先机。再观察其他家庭的道德行为,就会发现其必然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以家观家,以乡现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有“道”的人,对天下国家的未来,究竟怎样转变,不需要去问鬼神,只要用智慧去观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以生命研究生命,才能懂得生命。以家庭观察家庭,才能懂得家庭。以天下观察天下,才能懂得天下。其实这是一个整体方法论的问题。观察事物要站在与之相对应的立场上,通过适合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既以“身”的角度来观察“身”,以“家”的角度来观察“家”,以“天下”的角度来观察“天下”,这样才不会被主观所影响。

观察世界的方法,即老子“何以知天下”的方法,是采取了一种由内到外的整体认知策略。老子何以明白天下一切“之所以然”呢?没有其他的巧妙,只有用这个方法,就是“以身观身”的方法。这也说明,“道”不是向外求的,而是在于自身。这才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的原因。

本章强调以道修德,即遵循自然之道来作为自我的修为方式。在农耕社会,子孙相继祭祀不辍是人们的本能和愿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注重德行的积累,这是修身齐家进而治理天下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以身观身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有点长,现分三段抄写和释义。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译文:...

  • 百字瞻瞻68: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以此 。————《...

  • 平凡之路

    子曰:“四十而不惑”。以身观身,以心观心,诚不虚言。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

  • 【以身观身】

    2021年2月13日,星期,上海禹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赵小连】感恩日志第1088天 【以身观身】 今天,姐夫给我打...

  • 《道德经》引申的道理

    《道德经》引申的道理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我说,以微...

  • 修之于身,推己及人

    老子《道德经》五十四章讲,“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意思是说,要通过观察自身来观察...

  • 生命如何走向结局

    做到能够“以身观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老,如何走向死亡的,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由自己个人以身来观身,...

  • 54 章 以身观身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

  • 《道德经》杂谈:患之在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

  • 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解:以身观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ba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