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今年58岁,我不知道其他58岁的女性应该是什么状态,感觉我的母亲每一天的表现都令我吃惊。她突然的急躁起来,对待每一件小事都没有耐心,更不要说让她照顾2岁多吵闹的小孩了。所以孩子我尽可能地自己带,可是即便只是看着她好像也能被气着,越来越无法与她沟通了。
2年前宝宝的到来,母亲也一起来到身边,帮忙照顾孩子。
与母亲如此朝夕相处是我9岁以后不曾有过的事情。母亲再婚后,我一直跟着姥姥长大,后来外出读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一年见母亲几次,每次不超过一个礼拜。因为姥姥是个倔脾气,小时候对她又爱又恨,总觉得不常见面的母亲更加通情达理一点。
可是孩子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母亲协助我承担了大部分照顾小孩的工作,我非常感激她。可是我们在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上都有很大分歧,导致我们之间常常有争吵发生。
长期住一起才发现我和母亲的生活习惯有如此多的不同。很多生活中的细节总是不如我心中期待的那样,开始时,我总是纠正她,告诉她该如何去做,她也不说什么就照做了,可是我发现她下次还是会照旧,不小心被我发现了她就会说她忘了,再白我一眼怪我爱计较,然后我就闭口;可是以后还是会经常发生,我就会很生气,有时候就会皱着眉头去说她。把她弄伤心后,又恨不得掐死自己后悔说了那样的话。
我们的育儿观念更是矛盾的核心。她总是怕孩子把家里弄乱,刚一倒出来的玩具,马上给他收回去;怕他把东西弄坏,厨房是万万不敢给他进去;怕他着凉、把衣服弄湿,水是万万不敢给他玩的;怕他把干净的衣服再次弄脏,洗好的衣服是万万不敢让他帮忙晾晒……
孩子当然不会乖乖地听话,而她就一边生气一边责怪我太惯着孩子。我以为孩子需要顺利地度过他生命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就应该去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去触摸这个世界,去触犯那些我们成人以为的规则,因此我并没有站出来阻止,还不断地鼓励他。我还拿出蒙特梭利的一句话作为佐证:“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希望她能明白我的那些要求是有据可依的。而她也一如既往地回应我说:“不要跟我讲这些大道理!书上都是对的么?”
我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如此不可理喻,我总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大人给予足够的爱、耐心和自由。面对母亲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动不动就动怒、发脾气,我也非常生气,所以一有分歧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语气态度和皱起的眉毛。实在不能理解,她们为什么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总觉得书上说的那些不合自己常识的,都是在胡说八道。因此,我也会不管不顾地回她:“既然如此,当初条件那么困难却又为何要积极地送我去读书呢?”
然后,然后就是恨不得时间倒退,悔恨自己控制不住地说了那些伤人的话。我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要给予孩子爱和自由,那我又给了母亲什么?孩子有敏感期,老人有更年期。
母亲自己没有耐心,也看不得别人慢条斯理,动不动就发脾气也不是向来如此。可是我却不能像对待小宝宝那样给予她足够的爱和耐心。只知道抱怨她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很多年前,母亲不也像我今天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我的么?虽然不一定给予了足够的自由和耐心,但也付出了所有的爱啊,付出了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付出了半生的辛苦和努力啊。虽然她并不为求获得什么回报,但是为什么我们竟能忘记那些付出呢?忘得只剩下对他们的世界观的一脸“嫌弃”。
他们努力让我们去读书,不是为了有一天拿来攻击他们的啊;他们努力让我们去观看更多的世界角落,也不是为了有一天回来嫌弃他们的世界观啊;他们辛苦把我们培养成人,不是为了有一天不把他们当人看啊。
可这个世间儿女成群却无人赡养父母的事件还少么?虐待父母逼死双亲的事件还少么?而那些孝心少年也不过是做了父母之前对我们做过的事情,就会被世人褒奖为感动中国的人物。孝心本应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可是现实中大多数的父母能独立、安稳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已经算是幸事了。
人类的基因本就是自私的,它们让我们对幼儿本能地产生呵护之情,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能够无限制地繁衍下去。可是对待老人只能依靠我们自身的理性呼唤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为人母后,内心是希望能待她更好的,可是依然做的一团糟。此番质问,不求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只为自省、自控,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合格的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