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行云流水一般,来奥地利竟然已经有了十七个年头了,也就转眼的功夫,两个还在身边围着我打转转的小家伙,就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儿。
奥地利孩子小学时候的课程很是宽松,一般上午上完课,下午就在家了,作业也很少,有了德文的作业就没有了数学的作业,有时候甚至什么作业都没有。自然孩子的业余时间就多了,当家长的我们希望孩子有一点业余爱好,要不然每天中午过后孩子们做什么呢?于是送到音乐学校,让她们自己挑选一样乐器,在众多的乐器中,她们既没有挑选我希望的钢琴,也没有选择爸爸所希望的小提琴。
大女儿思佳选择了手风琴,小女儿思宁选择了吉他,六七岁的小孩儿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只有尊重啊!只要她们喜欢就好,这不,一坚持就练了七八年了,我真从来没有提醒她们练琴,喜欢就拉一下,不喜欢就放着!因为没有让她们成为专业乐师的想法,完全是爱好,练到哪是哪!既然是爱好,开心最重要,现在还自发组织了一个家庭乐队,有拉大提琴的姑姑,还有吹横笛的表姐,再加上吹萨克斯的表弟!遇到朋友们有个什么婚礼庆典,生日宴会的时候,也能出场了!爱好要玩得自得其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这种完全自由的放养决定,看来还是凑效的。
在我看来培养小孩子,从小热爱学习,热爱音乐陶冶情操,都是不错的,可是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更是重要,所以就在她们六七岁的时候,双双送去了柔道馆,一是强身健体,二是我觉得小姑娘家的练了可以自我防卫啊。思宁练习了一年后,就不肯去了,思佳却练得乐不思蜀,练到第二年,八岁的时候开始参加奥地利各种大大小小的柔道比赛,开始是小镇上的,然后是州际比赛,再到全国比赛,大大小小的奖牌挂满了一面墙,十四岁的时候就夺取了奥地利青少年柔道大赛少年组的全国冠军。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感到满身惭愧,因为工作时间关系,我们在这七年的各类比赛中,只有一次到过现场,其余的几十场比赛,都是她自己跟教练联系接送的事宜,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很多的磨练。
而六岁的小女儿思宁在不练习柔道之后,我们问她:“那你喜欢什么运动呀?”她毫不思索的回答说:“我要去打排球!”于是就让她去练习打排球,一练就练到了现在,今年十四岁,去年她们的团队拿到了奥地利全国的学校排球竞技十五岁以下少年组的冠军。今年也就是三个星期前,她们又再次拿到今年排球俱乐部十五岁以下少年组的冠军。
几乎在同样的年龄,俩女儿就先后成为了,奥地利的冠军。作为一位华人妈妈的我当然是十分骄傲的,感觉是为中国争光了一样。
有一次思宁甚至说:“排球比学习重要多了!”我感叹的同时,心下也是有所担心的,孩子们对业余爱好太过专注,会不会反而把学习给耽搁了,无论如何我们平民老百姓还是要靠一份通常的工作吃饭的。只是她们的学习成绩一向来很不错,不是一分,就是二分(奥地利成绩单五分制,90到100 是一分,80到90是二分……以此类推,四分就是及格,五分就是不及格)。自然就宽慰了很多。有时候对于我们这种任其为之的放养态度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也应该把握分寸,有一次思宁竟然埋怨我说:“妈妈,你一点儿也不关心我们在学校的成绩!”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至少放养,在我的两个女儿身上是有用的。
奥地利跟国内还有点不一样,音乐爱好就不必说了,都是自己出钱,所有的这些运动也是一样每个学期都要给俱乐部出费用,参加比赛也要自己安排接送,还要出参赛费。但是孩子们喜欢,我们作为父母,有能力支持就支持好了。
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再好,没有社会活动经验或者乐于助人的精神也会欠缺一点什么,还好,我们从她们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她们给教会帮忙,做弥撒的时候,做个小牧童,或者每年都带她们主动给苦难的人群捐献衣物,每年的三王节募捐合唱队,也有她们的身影……
乡下的中国人很少,除了开餐馆的两店家,所以中文的教育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病,其实也是因为我太过重视,所以她们也没有学好。去城里的中文学校又太远,来回三个小时,到高年级的时候更是不可能,所以只好我自己在家里工作之余,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来学习一下,现在竟然也拖拖拉拉的能写一点中文了。
其实无论是奥地利的柔道冠军也好,奥地利的排球冠军也罢,又或是家庭乐队小成员也行,只要孩子做这些事情是开心快乐积极前行的,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了,其他的都是浮云!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48573/ce1535a661fb00f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