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时地利人和难得这么凑巧龚MM和欣妹儿都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聊聊,本来还担心今天晚上什么都没准备,会前无准备会议(学习交流)效果会不好,结果完全不用担心。刚开始我们想尝试一下GROW模型,但是当我讲了最近让自己情绪非常不好的一个案例后,龚MM提议用冰山模型来分析更好,接下来就开启了我们的冰山模型之旅(在此之前我只听过并未用过冰山模型)。
事件:
从17年底开始到现在与C某的配合非常不顺畅,以致于最近看到他的邮件或安排的事项都会触发我的情绪,我对他有很多评判。在这个过程中我举了三个大事件来一一说明,并描述了时间点和趋势。在讲述的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那种状态非常不好,但是我不想去隐藏,因为那个环境是安全的,龚MM和欣妹儿很nice的听我噼里啪啦陈述完事件并画好趋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0079/ef52021dd4f6d31f.jpg)
结构:
龚MM介绍因果回路图涉及三个要素:变量(存量、增量)、关系、回路,我们第一个迭代画出来的东东全是不受我自己能控制的,此时我们意识到这样不行,我们要换个角度来考虑。说实话在这个阶段或者说我提起这件事我完全被情绪带走,根本不想要去化解,不想去想任何办法来改变,我有点在赌气,因为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都是C的问题。C就像是一个雷在那,不接触时没有任何问题,一接触感觉随时爆炸。欣妹儿当时提了一个问题,每次遇到这样你心里好受吗?你的心情和情绪好受吗?是的,我不好受,每次遇到就会让我抓狂,昨天晚上做梦梦里还在跟别人争吵发很大的脾气,今早醒来都一直未消气,想想也是够了。欣妹儿的这个问题把我拉了回来,龚MM又继续带着我们做了第二个迭代,这次从我自身(在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发将结构图初步理出来了。
心智模式:
结构出来后,我们在探讨心智模式的时候始终觉得有点没太对,总让我觉得怪怪的。我们在此时按下了暂停键,转向下一个。
愿景:这项讨论非常的迅速,因为我的期望很明确很清晰,期望C某在找我们做某项事情的时候,能够考虑1、一开始明确事情的背景、价值、期望的效果。2、对大家反馈的意见的尊重和澄清。3、一开始能明确责任人,减少沟通距离和成本。
召唤:期望能够平等的共同的把事情做好。
伤痛:这一项我们并没有深入展开讨论。
后来我们回到心智模式的时候龚MM突然总结了一点:在我认为是我的领域范围内我专长的那块,总是希望别人能接受我认为是好的东东。这个总结太到位了,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以前对鑫哥也是这样,当他不接受也没有反馈我不接受原因或者拿原因来搪塞我的时候我就会表现得很抓狂很难受。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尝试去寻找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我能过逐步调整过来。今天第一次尝试我觉得还蛮有趣的,可以跳出来看看,谢谢龚MM和欣妹儿,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再一起磨一磨,感觉可以打造一个案例了。
后记
龚MM将我的案例发到她所在的系统思考群后,大家给予的反馈如下:
“愿景可以再改改,我的建议是:愿景是关于自己的,而不是别人怎样怎样哦。”
“心智模式跟伤痛有点关联,希望别人接受我认为好的东东,再往下看看,是什么?”
其实在做分析的时候,我们意识到结构图要从自己出发,其他几项:心智模式,愿景,召唤,伤痛,都是关于“自己”。
后来龚MM想通过她的链接寻找高手帮我进一步探讨的时候,我犹豫了,一方面我很想去探讨一下是什么,但是我又很担心到时候大家对我各种问题集体轰炸时,会变成我为了迎合而草草收场,可能我现在还没准备好。谢谢亲咕。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0079/93dfb9902d5e509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