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

作者: 张凯峰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22:17 被阅读9次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回乡》引起我共鸣,不是因为它特别的场景,矿工生活恰恰是不熟悉的,但是他描述的家乡探亲的种种际遇,以及作为角色们的心理变化,正是我这种同样离乡背井二十年的人能感受到的。

    我从97年上了北京的大学,回乡就此屈指可数,家乡成了一个遥远的存在,后来父母搬离了县城,住到跟我哥我姐同一个城市,家乡就基本是父母的等价存在了,应了那句老话,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但就从最近的几次起,回乡陷入了一个怪圈,回乡途中的期盼很快会被离乡的迫切替代,但一旦告别门里的母亲,登上远去的列车,再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又是一股惆怅涌上心头,回回如此,无法言表。

    二十年,工作、生活都已足够被调适到另外一种节奏,与一直未曾离开家乡的父母自然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更不用说思维观念的不同。在你心目中,他们已经老去,身体机能退化,或者病痛缠身,观念又落后,三言两语不再投机,但是你在他们心目中,依然是长不大的孩子,你于他们,一直停留在未远离家门的印象。

    纵然有思乡的迫切,对父母温情有种种想象,在熟悉了开头几天的美味后,也会因为日常,迅速变得稀薄。反复的毫无新意的幼时趣事已经说了不下百遍,剩下就是久坐的寂寥,到了晚上,睡了,一早醒了,又是重复的一天。

    他们之间的争执,这些年断断续续几未停息,年轻时家族的恩怨种种,经年累月,并未见到些许减弱的迹象,临到老了,仍然不愿放过彼此,不愿放过自己。对世俗了解越深,我越无从判决,左边是父亲,右首是母亲,孰是孰非,孰非孰是。

    宿命的是,总以为自己这些年有多大的进步,仍然发现,尽管有学识上的不同,生活习惯和思维观念也已变异,自己在性格上,方式上,甚至笑声,却仍然是他们的影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saiftx.html